http://www.zoglo.net/blog/mxclub 블로그홈 | 로그인
명상클럽
<< 12월 2024 >>
1234567
891011121314
15161718192021
22232425262728
293031    

방문자

조글로카테고리 : 블로그문서카테고리 -> 블로그 -> 기타

나의카테고리 : 명상자료실

慈心禅--缅甸恰密西亚多开示(1992年11月)
2015년 07월 02일 18시 09분  조회:1589  추천:0  작성자: u susila
慈心禅 (第一章,1992年11月) (缅甸恰密长老) 今天,我们要简短地介绍「慈心禅」,以便在需要时,让大家可以将它当做修习毗婆舍那的基础。在《Bikkhunupasaya Sutta》中,佛陀说:「在修习毗婆舍那禅时,如果,你的心变得非常散乱,或充满了烦恼(kilesa)。这时,心会因为烦恼,变得焦躁不安;或者,你不乐意再继续禅修。这时候,你就应该选令人愉悦的目标,例如:佛随念、法随念、僧随念,或舍随念,或戒随念的功德观想这些令人愉悦的目标。这样,你的心就会渐渐地专注于观想这些目标。然后,你会感到快乐、轻安、祥和与平静。在这个时候,你就可以转回到毗婆舍那的修习。」佛陀称这种修行法为Panidhaya Bhavana,意思是先将观照的心注在令人愉悦的目标上,然后,再转回毗婆舍那的修习。 当禅修者处在这些令人不悦的状态,例如:烦躁不安、焦虑、忧伤、充满烦恼(kilesa),和不乐意修行时,他应当修习的目标之一就是慈心。观想佛陀的德行,当然也非常好,但是,你需要对佛陀的德行有所了解,才能够观想这些德行。除非,你已经了解一些佛陀的德行,否则,你无法观想它们。但是,修习「慈心禅」时,你不需要对慈心有特别的了解,因为,慈心是众生本来具有的天性。因此,一旦你知道方法时,就可以很容易地培养慈心。 在缅语中,缅甸人会用「慈心」(Metta)这个字,来表示「爱」(Tanha)、执着。当男人爱上女人时,人们会说:「他爱她,他对她有“metta”。实际上,这不属于慈心,而是爱。但是,在缅语中,却使用慈(Metta)来表示爱(Tanha)。所以,我们在讲解「慈心禅」时,必须对此加以澄清,重复地来分辨出「慈」与「爱」的不同。「爱」(Tanha)具有执着与带着热恼的性质。而「慈心」(Metta)的性质是不执着,祝愿众生健康快乐,这会使心平静、祥和。 这对西方人来说,是不成问题的,因为他们不会用「慈」(Metta)来形容「爱」(Tanha)。因此,很容易说明的。但是,在1979年,我跟随马哈西尊者一起在Insight Meditation Society(美国内观禅修协会)带领密集禅修时;在一场问与答中,一位大约30岁的女性禅修者问我:「爱是什么?」我应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呢?我无法回答,且感到很无助。我可以藉由回答:「是的,爱就是上帝」来避开这个难题或困境,但如果这样回答了,我将是一名基督徒。于是,我说:「你问我『爱是什么?』,我不知道,但我可以告诉你慈心是什么。」但她只想知道爱是什么,而非慈心。 这里所说的「慈心」是愿一切众生健康快乐. 。Hita kara puti lakkhana metta的意思是:慈心的性质,是愿一切众生健康快乐。愿一切众生健康快乐的心理状态,就是「慈心」。当你培育出对一切众生慈心(metta)的感觉或心境,就叫做「慈心禅」。 缅甸和斯里兰卡,人们有着这样的观念,认为能够将慈心「传送」给其他众生。我想在西方和印度也是一样的。有些学者使用「传送」(transmit)这个字,「你应该将慈心传送给一切众生」,学者认为这就是慈心禅。有些学者使用散发(radiating)这个字,「你应该将慈心散发给一切众生」。除非,在你的心中已经完全地培育出慈心,否则,你怎么可能有能力将慈心传送给一切众生?如何将慈心散发给一切众生?如果,你已经培育出极度强烈之慈的感受、心境,就不需要刻意散发给其他的众生──因为,你的心自然而然地将慈散发给其他的众生。 当你在祝愿一切众生健康快乐的时候,心中就会生起慈心。当你心中充满慈心时,脸上会洋溢着喜悦、快乐、明亮、慈祥与光辉。因你心中充满强烈的慈,能让每个遇见你的人都感受得到。他见到你就会非常高兴。你的面容看起来祥和、平静且安宁。你的心会自然地散发慈心。这就是对众生散发慈心的力量。在缅甸,你也会听到这样的说法。缅甸人常会说:「请将慈心传送给某人等等的。」有时,一些在家的男女,因为某些原因而处于苦恼时,他们会说:「敬爱的尊者,请您散发慈心给我,因为我很苦恼,我遇到麻烦了。」这就是散发慈心给其他人的概念。因此,每当我们说:「你必须修习慈心禅」的时候,其中有些人就会明白,你在散发慈心给其他人。 实际上,培育慈心,并不是为了散发慈心给其他人,而是在你自己心中培育慈心。然而,只有透过祝愿一切众生、或其他人的健康快乐才能培育慈念。如果没有祝愿其他人、或众生的健康快乐,就无法培育内在的慈心。所以说,慈心只能透过关怀其他众生健康快乐的过程中培育出来。有些人误解了这一点,他们认为它的意思是,你将慈心散发给其他人。但事实上,你却是透过关怀其他人、或众生的健康快乐,生起内在的慈心。 所以,我们说「慈心禅」(Metta Bhavana):Bhavana是发展或培育, Metta就是慈心。 所以,为了培育出内在的慈心,你必须选择一个人、一个群体、或一切众生,来当作培育慈心的目标。在心中祝愿着所有众生的健康快乐,默念:「愿一切众生幸福快乐,没有瞋恨,远离危险和痛苦……等等」。如此一来,你就会在心中感受到自己对于这些人、或众生的慈心。这也意味着你内在已经拥有了慈心,你必须如此培育慈心。透过修习「慈心禅」来培育内在的慈心,你会感到快乐、平静和祥和。你的心会变得专注、平稳、温和与柔顺。这些都是培育内在慈心,所产生的利益和效果。然后,你再转回来修习毗婆舍那禅。这时,你就可以容易地专注在毗婆舍那禅修的目标上,因为,透过慈心禅,你的心已经达到某种程度的专注。你已经拥有了定力,因此,应该引导这样的定力来修习毗婆舍那禅修。 我记得在瑞士有一群人,他们使用「导引」(channel)这个字。那是在1983年,当时,黎巴嫩陷入内战的困境中。他们请我教导「慈心禅」。于是,我问他们:「你们之前曾修习过『慈心禅』吗?」他们回答:「我们将慈爱『导引』给黎巴嫩的人们。」「导引」慈爱?你所指的「导引」是什么意思?我所知道的「导引」是跟灌溉有关的。 当我们在培育内在的慈心时,这慈心有两种形式:一种是特定的慈心禅,另一种是不特定的慈心禅。特定的慈心禅是指先选择一个目标,然后祝愿这个特定的人健康快乐. 。因此,针对他修习慈心,我只祝愿这个人健康快乐,不包括其他的人。例如:我选择(U Samiddhi)乌.沙密帝这个人作为禅修的目标,然后,祝愿他健康快乐、幸福与安祥──在内心祝愿:「愿乌.沙密帝幸福快乐,没有瞋恨,远离危险和痛苦;愿他修行成功;愿他能证悟等等。」我只祝愿他的健康快乐,不包括其他的人。这就是培育特定的慈心。 培育不特定的慈心,就是祝愿所有众生幸福快乐:畜生、天人、梵天、饿鬼、所有的一切众生都包含在内。我祝愿他们幸福快乐──祝愿着:「愿一切众生幸福快乐;愿一切众生没有怨恨;愿一切众生远离危险和痛苦;愿一切众生事事如意……」等等。这样的慈心是没有特定对象的,这就是培育不特定的慈心。在巴利文中,不特定的慈心称为Anodhisa Metta,特定的慈心称为Odhisa Metta。 不特定的慈心禅的对象是,以一切众生为祝福的目标。 所以我们的心很难专注在一切众生上。 当你在做一些事时,如果你想培育慈心,最好能将心专注集中在一切众生上,祝福一切众生的幸福快乐。这比较容易,但是你无法很专注。你还是能持续感受到内心的慈,你感到快乐与祥和。但你无法将心力集中在禅修目标上,因为那个禅修目标是包括许多不同的对象。 所以,当你想要以「慈心禅」达到相当好的定力时,你应该培育「特定的慈心」。先选定一个人作为慈心禅修的目标,只是祝福他的幸福快乐。然后,你继续培育「特定的慈心」给任何一个人或群体。注释书提到,在刚开始时,你不应该先针对最亲爱的人修习慈心。因为,如果在一开始就选一个最亲爱的人,来作为慈心禅修的目标,当你还不擅常培育慈心时,你将无法专注的修习。有时候,你可能会想到亲爱的人所遭受的不幸,以及他身心所受的痛苦。因此,你对他的不幸、苦难、或其他的痛苦感到难过。注释书解释,因为感受到他的痛苦,你甚至会有想哭的感觉。因此,注释书说:「这就是为什么你不应该将亲爱的人,作为禅修的目标来培育慈心。」 接下来,对于一个中间的人,你既不喜爱他,也不讨厌他,但是,他是你的泛泛之交。每当你去工作的途中,你会遇见他,「嗯,这个人要去工作,我也同样要去工作。」这样,他变成你认识的人之一;他认识你,你也认识他,就是这样。你跟他没有任何联系,你不会去他家,他也不会来你家,但就是在上班的途中,你会看到他,他也会看到你,而只是认识而已──这就是一个中间的人。 在英格兰,有一位非常富有的缅甸人,他的名字是U Mya Saw(乌.缅寿),他买了一栋很大的房子,附带着30英亩的土地。1979-80年,我们在他的家进行密集禅修。他的办公室在伦敦,但他住在牛津。他每天搭火车去上班,坐在同一列车厢、同样的座位上。有个英国人,跟他几乎一样,不同的只是坐在他对面的位子上。他搭这班火车上班已经有十年了,每天他们会看见彼此,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熟识。 1981年,我在英格兰北部举行密集禅修,一个靠近Ebersten 城镇的曼殊师利学院。有三、四位的英国女士每天来到禅修营听我们的佛法开示,并和我们讨论佛法。一天,其中一位年长的女土说,她曾经住在伦敦将近20年了,但是,她并不认识她的邻居,邻居也同样不认识她。之后,她搬到Ebersten,在五年内,她却几乎认识那个小镇上所有的人。因此,她说:「乡村生活是美好的,而城市生活是糟糕的。」 因此,中间的人不应该成为「慈心禅」的第一个目标。注释书中提到,如果,你将中间的人当成亲爱的人来看待,会很难培育慈心,你会提不起精神。这就是注释书的说明。因此,在一开始,你不应该将中间的人,作为禅俢目标来培育慈心。但是之后,当你已熟练于培育慈心时,你可以再将这个人作慈心禅的目标,而且会非常容易地就做到。 再来是,对你怀有敌意的人,一开始也不应该以他作为慈心禅修的目标。他不应该是「慈心禅」的第一个目标,因为当你想到要祝愿他健康快乐时,你可能无法从心里祝愿他的健康快乐,反而是想起他的缺点,和他曾对你的侮辱或所造成的伤害。这样,所生起的将会是生气或瞋恨,而不是慈心。因此,对你怀有敌意的人不应该作为特定慈心禅的第一个禅修目标。 注释书说,你也绝对不能对异性培育慈心,换句话说,在「慈心禅」中,异性不应该作为慈心禅修目标。注释书《清净道论》中也提到,一个非常奇怪的故事,有关于一个男人对他的妻子培育慈心。这个男人非常乐意修习「慈心禅」,因此,他问一位每天到他家托钵的比丘:「尊者,我想要修习慈心禅。首先,我应该对谁修习慈心?」这位比丘回答:「善信,首先,你应该将你最亲爱的人,作为慈心禅修的目标。」 然后,在晚上当他准备修习「慈心禅」时,他洗了澡且穿上新的衣服,礼佛之后,他观想佛陀的德行。之后,他坐在他的房间,他非常舒适的坐着且寻找着慈心目标,「我最爱的人是谁?」之后,他想到他最爱的人是他的妻子,因此,他认为慈心禅修目标必定是他的妻子。因此,他对他的妻子修习慈心,祝愿他妻子的健康快乐:「愿她幸福快乐,没有怨恨……」等等。刚开始,他觉得他的慈心修习到达了某种的程度,接着,慈心变得越来越微弱,且转变成另一种形式,当时他已经无法再继续禅坐时,于是,他站了起来。 但是他的房间门已经锁上了,他完全忘记了。注释书又说,于是,他不断敲打墙壁。但注释书在这边便停住了,并没有描述后来的发展。 因此,注释书说,这就是为何你不应该以单一的异性来培育慈心。 但我的学生修习慈心禅时,可以很成功地对异性培育慈心,他们在对异性修习慈心是很成功的。 一位银行的女主管来到中心修习,她向公司请了三个月的假,她首先修习毗婆舍那禅两个月之后,她接着修习「慈心禅」,且一个接着一个对他们个别修习慈心。注释书中说,首先,你应该对你的老师,或与老师有相同德行的人修习慈心。之后,对你亲爱的人修习慈心,接下来是中间的人,然后,是厌恶的人。但是,你必须将慈心培育得很好,直到你的心变得柔软、温顺,以便你可以很容易地针对任何人修习慈心。如此之后,你才可以换到另一个人。然后,我指导她对这些人,一个接着一个地,修习她的慈心。 大约修习二十天的「慈心禅」之后,我告诉她,「现在,妳应该针对对你有敌意的人修习慈心。有任何讨厌你的人吗?」她想起那位年长的主任,总是找她的麻烦,所以,她不喜欢那位主任。我告诉她,修习慈心给那位主任。她做了!而且也成功了!我要她祝愿这位主任健康快乐,在心中培育慈心,修习一个星期之后,她做到了!之后她便回家了。一天,她回到中心告诉我:「令人尊敬的禅师,在我禅修之前,那位主任从不曾来过我家。在我密集禅修期间,他来到我家,而且问我哥哥,我好不好之类的话。他来过我家两次。当我回到办公室,他脸上充满了笑意。他不再找我的麻烦,而且给予我很大的协助。」 注释书中提到,异性不应该作为慈心禅修的目标。然而,不只是她(银行的女主管),其他的三、四位禅修者,也对异性成功地修习慈心。因此,我判断那注释书说的是:在你未熟练「慈心禅」之前,你不应该对异性修习慈心。但是,如果你已经能够精通「慈心禅」之修习,你可以对任何人修习慈心。 注释书也提到,不应该以亡者为修习慈心的对象。然后,它也提到,如果将亡者为修习慈心的对象,禅修者可能无法达到「近行定」或「安止定」。因此,亡者不适合来作为培育「特定的慈心禅」的目标。不过,在「不特定的慈心禅」中,这位亡者可能投生在另一个世界,或许在天界、梵天、或人间。因此,他也包含在你所修习的一切众生之中。注释书中说的,只是「特定的慈心禅」。 注释书中,提及一位年轻比丘的故事,他以戒师为修习慈心的对象。当这位年轻的比丘培育慈心时,祝愿住在远方的乡村戒师的健康快乐,但他的心无法在目标上专注得很好。他反复地尝试,却徒劳无功。最后,这位年轻的比丘去找一位住在附近的阿罗汉长者比丘求教原因。他向这位长者比丘提出他的问题。这位长者比丘说,「请去寻找这个对象」就这样,年轻比丘去到戒师所住的村子,才知道他的戒师已经过世了。注释书说,这就是为什么,他无法在「慈心禅」中专注,因为他的对象已经过世了。 那么,什么人可以作为「慈心禅」的第一个目标呢?注释书中说,第一个慈心禅的目标应该是你的老师,或像老师一样受人尊敬的人。「慈心禅」应以这様的人作为第一个禅修目标。你选择这様的人,将慈心修习给他,祝愿他的健康快乐──「愿我的老师(或这位善知识)幸福快乐,没有瞋恨,没有危险和痛苦;愿他成功。」如此,渐渐地,你可以很容易地,且大量地培育内在的慈心。你需要一次又一次的反复修习,因此,你才能成功地将心专注在禅修的目标上,且达到初禅或二禅等等。 愿你们所有的人正确地了解「慈心禅」的技巧和利益,且试图在心中培育慈心;以「慈心禅」的定力为基础,尽你最大的努力修习毗婆舍那禅,达到你的目标。 慈心禅(第二章) 注释书中提到,慈心禅的第一个目标,应该是老师,或是具有像老师德行的人。令人尊敬,且具有戒、定、慧和清净的心。这样的人,应作为特定慈心禅的第一个目标。因为,你对他的恭敬是因为这个人的德行及宽容之心,让你可以很容易地培育内在的慈心,针对这个人修习慈心。 然而,注释书也提到,首先,你应该先对自己修习慈心,如此祝愿着:「愿我没有身心之苦,愿我快乐,愿我幸福,愿我远离危险,愿我没有痛苦,愿我没有瞋恨」,如此, 你应该以自己为例先对自己修习慈心大约一、两分钟。只有在这之后,你再对老师或尊敬的人修习慈心,在心中祝愿着:「正如我想要远离所有的苦,也愿我的老师(或这位善知识)没有任何的苦;正如我想要远离瞋恨,因此,也愿我的老师(或这位善知识)远离瞋恨;正如我想远离痛苦,正如我想远离危险,因此,也愿我的老师(或这位善知识)远离危险」等等。但是,过了一、两分钟后,你应该放下以自己为例的句子「正如我想要远离瞋恨」,而继续祝愿:「愿我的老师远离瞋恨,远离危险,远离一切痛苦,远离身心之苦」等等,将慈心修习给这位老师或令人尊敬的人。 你不应该尝试去想象,这个对象的脸或身形。它可能会出现或不出现在你的心中,然而,你不应该在心中尝试想象。因为,想象他的脸或身形,并不是很重要。重要的是,感受心中慈心的生起,去观想这个人的德行,并且祝愿他幸福快乐,这才是重点。有时候,如果尝试去想象着,禅修的目标——这个人,你发现非常的困难,因此,你更努力地去尝试,试了一次又一次。这样,你会因为非常的努力,而变得十分疲惫。修习「慈心禅」应该会让你快乐、清明、安祥、平静和安定的。但是,在这时,因为无法观想出这个人,所以你变得懊恼、疲倦和沮丧。因此,你不需要去观想出这个目标,也就是这个人,这并不是很重要。 然而,有时目标这个人可能会出现在你心中,这样也可以。但是,如果之后,这个人的脸或身消失了,这也不要紧,真正重要的是,在你内心充满慈心的感受。因此,无论你在心中有没有观想到他的影像,都不重要。你应该做的,就只是去感受内在的慈心,去观想这个人的德行和祝愿他快乐、幸福和成功等等。因此,就是依照这种方法,培育对这个人的慈心。 这个人可能和你在同一所寺院,或者,他可能住在离你很远的村子或小镇,但这都没有关系。你所需要做的,只是对他修习慈心,祝愿他健康快乐。渐渐地,你的心越来越能专注在禅修的目标上──即这个人的健康幸福,如此一来,你会感到快乐、清明、纯净和轻安。当这种感觉变得越来越强烈时,你的身体可能会平静或轻安,这种感觉是非常轻柔的。有时候,你可能会起鸡皮疙瘩的感觉;有时候,你可能会觉得身体覆盖着一条浸泡过冷水的柔软毯子,此时,你会觉得清凉、平静和清明。有时候,甚至在这样的热季──如四月或五月,在这个禅修阶段的禅修者会披上一条毯子,因为他们觉得很冷。因此,对西方人来说,在热季中,修习「慈心禅」是最好的,不需要再去美妙或东支避暑。(这些地方在缅甸较高的地区,气候凉爽宜人。) 修习「慈心禅」二十天之后,有些禅修者就会有这样的感觉──他们的定力非常的好,当一坐下来,定力就立即生起。有时,他们可以观想「慈心禅」的对象,他们观想出禅修目标——这个人正在微笑。有时,这个人正对着他们说话,因此,他们也会响应这位正在微笑的人或微笑的脸。不自觉的,在禅坐中的禅修者也会微笑,连旁观者也可看出他正在微笑。有时,禅修者会知道自己正在微笑,且被其他人看见他的样子,而感到难为情,所以,就改变了脸部的表情。你看!如果你看见一张微笑的脸,你也会想要微笑。这是因为,微笑的脸会散发一些力量给你,影响你的心,让心也想要微笑,接着,你也会跟着微笑。 这是注释书在描述十一种「慈心禅」的利益中提到的。 那时,在「契大拉巴塔寺」,有一位年轻的比丘正在修习「慈心禅」。之前,他在一个地方住了四个月,过了四个月之后,他移到另一个地方,接着又住了四个月。他在每一个地方只住四个月。最后,他到了这一个地方──契大拉巴塔寺,他同样也住了四个月。当四个月结束后,隔天他就要离开那个地方。当天晚上,他在修习行禅,在行禅小径的尽头,有一棵树,巴利文称为Manirukkha,当他正在行禅时,听见一名男子哭得很大声,于是,他问道:「是谁在那边哭泣啊?」这位无形的人,对他说:「尊者,我是一位住在这棵树上的天神,是我在哭泣。」「你为什么要哭泣呢?」「因为您明天就要离开,到别的地方了,因此,我觉得很伤心。」然后,这位天神继续说:「在您来这里,住在这里之前,所有这附近的天神们彼此斗争、争吵,根本不融洽,一点也不安祥。但是,自从您来到这里,住下来之后,所有的天神们都彼此相亲相爱,我们大家生活的非常快乐,没有争吵、没有斗争。因此,尊者,我请求您,请继续住在这里,利益这四周的天神。」 这是注释书提及修习「慈心禅」的利益──修习「慈心禅」的禅修者会被天神和人们所喜爱。为什么呢?因为他的心是清净和安祥的,这会影响到他脸部的表情,他的脸色是发亮、慈祥、微笑、平静和安定的。因此,每个人也会被这股慈心影响,而拥有慈心。这就是为什么,这些天神们会彼此相亲相爱,没有争吵、没有斗争的原因。所以,在恰宓禅修中心也一样,这里没有争吵、没有斗争,是因为你们所有的人都在培育慈心。在雨安居期间,有三个月的时间,每个布萨日(四个布萨日,在阴暦的每个月的第8、14(或15)、22和最后一天),所有在这个中心修习的禅修者,包括来受戒的人和学生,都要修习慈心禅,来培育慈心,遵守九戒和素食。你知道第九项戒律是什么吗?第九项戒律就是修习「慈心禅」。因此,在这中心的每个地方都充满着慈心的感觉,所以,你微笑了。 这位年轻比丘的名字是卫萨卡,他应天神请求,便继续住在「契大拉巴塔寺」,不只这位天神,其他的天神也请求他继续住下来。所以就留在那里。又过了四个月,当他再次想要离开到另一个地方去,同样地,在他离开的前一天晚上,很多天神来找他,哭泣着请求他,继续留在这里。结果,他在那里住了一辈子,无法迁移到另一个地方。由此可知,「慈心禅」是多么有影响力,能让过去彼此争吵不休的每一位天神,变得团结、快乐与安祥,不再有斗争或争吵。 一旦你心中拥有大量的慈心时,心将会变得平静集中、敏锐、宁静、安定、柔软和温顺。这时候,你应该更换另一个不同的人来做为禅修目标,但是,在这之前,你必须将慈心持续不断地修习给同一个人──即你的老师。今天、明天或三四天,一直等到你感觉到轻安和安祥。这时,你才更换到另一个禅修目标,另一位在同一等级的人,也就是,一位正如你的老师,同样受人尊敬或敬爱的人,具有戒定慧德行的人。接着,持续祝愿第二位令人尊敬的人的健康快乐,一旦你内心拥有相同的感觉──平静、安祥、轻安等等时,便可以再更换到另一个人──即在令人尊敬的等级中的第三个人。如此,你的目标应该从令人尊敬的等级中的一个人换到另一个人,直到大约十人为止。 一旦你觉得专注、快乐、喜悦、轻安和安祥时,你便达到禅定境界中的初禅、二禅和三禅。在初禅中,你的心具有五种禅支:寻、伺、喜、乐、心一境性。但是,在这个阶段,观照的心还没稳定,因为它拥有「寻」和「伺」。当通过了初禅,你会放下「寻」和「伺」二种禅支,只会感觉到「喜」、「乐」和「心一境性」这三个禅支。在二禅中,你的心变得更轻安、更稳定和坚固。在通过二禅之后,你会放下喜。达到三禅时,心中只有「乐」,以及「心一境性」两个禅支。 「喜」就是Piti,这「喜」不是平静,造成心摇摆不定,身体也会摇晃。当舍弃「喜」的时候,你已经到达了三禅的阶段。这时,你的心更加稳定、平静和安定。有时,你可能会觉得好像四周无人,你独自感受着喜悦和安祥,这就是三禅。即使只是,将慈心修习给第一个等级的人,你也可以到达三禅。之后,你应该更换你的目标到第二等级的人──即是亲爱的人。将你亲爱的人做为禅修的目标,但是因为还没有达到较高层次的慈心经验,这不应该放在之前的阶段。心还是脆弱的。如果这时,你将慈心修习给你所爱的人,如你的妻子、异性,你可能会感到心烦意乱的。有时,你可能会想要捶打墙壁。因此,在这个阶段的禅修,你不应该将慈心修习给异性,他必须是同性的。然后,你将慈心修习给第二等级中的人,一个接着另一个。 有时,在一次的禅坐中,你可将慈心修习给一位在第一个等级的人,约五或十分钟,之后转换到一位在第二等级中的人,约十或十五分钟,之后再转换到第一等级的另一个人。这样使慈心禅的修习更有趣,且能非常快乐地培育慈心。同样地,那些已经成就「奢摩他」禅修并证得禅那的修习者,他能够在禅那中转向自在。有时,心还可得到超自然能力、神通。 继续第二等级的人,大约十人为止,你可以接着修习第三等级──即中间者,一个接一个地培育慈心。之后,修习第四等级──厌恶的人,这时,你已经能够对这个厌恶的人修习慈心了,因为,此刻你慈心禅的修习已经成熟了。这已是一个高层次的慈心修习,你可以将慈心修习给厌恶的人,而不会再有忿怒,只有充满慈心(metta),有时会感到非常的开心,因为在开始修习「慈心禅」之前,每当你一想到这个人,内心的愤怒便油然而生,你在内心里对他生气。然而,现在到了「慈心禅」的这个阶段,你对他不再感到任何忿怒,只有慈心,这就是成就「慈心禅」的修习了。 接着,你可以在一坐中,修习慈心给四个等级的人,与这些等级可以交替着修习。然后,如果你能够做到,感受轻安、安祥与平静,随意更换慈心禅的对象。那么,你不同的顺序,慈心修习慈心给这些人。当你感到安祥、轻安和专注时,就可以破除「界线」。这个「界线」就是──你心中界定的「你是我亲爱的人,你是我厌恶的人,你是我的敌人」,这些存在心中的界线。 如果,有一个强盗来到这里,要我们交出一个人,来献祭给他的天神,以祈求能够抢劫成功。「你们其中的某一个人必须跟我来,我把你献祭给那棵树上的天神。谁要跟我来?」这时,如果你的慈心已经达到成功的高层次的阶段,你不会说:「带走他,带走他们吧。」;相反地,你会说:「不,你不能带走任何人,告诉你的天神,我不会牺牲任何人的。」这意味着,你已经破除这些等级的「界线」,例如:「我、你、厌恶的人、或喜爱的人」,这之中已经没有界线了,这称为Sima sambheda。Sima是界线,sambheda是破除。注释书中提到,如果能够「破除界线」,你便达到了某些程度的禅定。但是,注释书保守的说到:「在完全和圆满地培育出对这四个等级的慈心后,可以确定的是,你已达到了「近行定」。」实际上,我们也可以说,你也到达了禅定──安止定。相信在这点上,不会引起争议的。 这是培育「特定的慈心禅」,不仅如此,当你界定禅修目标在大一点的范围。例如,一个村子或小镇,一个州、国家,这也是属于「特定的慈心禅」。例如:你对缅甸人修习慈心,或对美国的克林顿区的人先修习慈心,这都是「特定的慈心禅」。我们也可以针对不同的方向修习「特定的慈心禅」,你可以将慈心修习给,比如说,东方、西方、南方和北方的人们,这些也是「特定的慈心禅」。到底有多少方向可以让我们可以修习慈心呢?一共有十个方向。哪十个方向呢?北方、南方、东方、西方、东北方、东南方、西北方、西南方、下方、上方。当你对这些方向修习慈心后,便可以将慈心修习给世界上所有的众生,这就是「不特定的慈心禅」。在这样的情况中,心能够很成功地专注,因为,你的慈心禅正已经达到高层次的阶段。因此,你可以将慈心修习给所有的众生,这就是「不特定的慈心禅」。 慈心的注释 注释书中提到,如果,禅修者修习「慈心禅」达到这种程度的定力,便称为近行定,接近禅那或安止定的定力。如果他继续修习「慈心禅」,就能够非常快速地达到禅那或安止定。首先,他会先进入初禅的阶段,接着是二禅、三禅。 奢摩他的禅修者,可达到四种禅那或安止定。或是五个阶段的安止定。如果我们以四个阶段的禅那来看,那么初禅的禅支有:「寻」、「伺」、「喜」、「乐」、「心一境性」。当你到达初禅时,定力不像其它较高的三个禅定的定力那么深和有力,因为它还包含「寻」、「伺」 。在这时候「寻伺」的并不像一般人所认为的是想,而是指一种心理的状态──即一种指向或引导心去朝向禅修目标的心理状态,这样的心理状态就是「寻」。当观照心跑出去或游蘯时,其中一种包含在观照心中的心理状态是「寻」──它是非常明显的状态,因为它会引导心、或将注意力指向禅修目标。「伺」(vicara)是另一种与心力同时生起的要素,它会持续将观照心指向禅修目标,因此,心就不会游蘯。依着「寻」和「伺」的力量,心会渐渐地专注在禅修目标上,当定力更深时,心也就逐渐地变得平静、安祥和安定。之后,由于专注在禅修目标上的深度定力,你会感觉到一种非常轻柔的喜悦。这深度的定力──即是「心一境性」。在初禅中,因为有「寻」和「伺」同起在专注的心中作用着,定力并不很深固。「寻伺」的性质是,在某种的程度上会造成心摇晃。 当你继续不断地培育慈心,修习慈心给所选定的禅修目标的人。渐渐地,定力变得更深和有力,心也能深入地专注在「慈心禅」的目标上。在这个阶段的定力中,已经没有了「寻」和「伺」,因此,定力变得愈来愈深且更强大。这阶段的定力里,包含着「喜」(piti)、「乐」(sukha)和「心一境性」(ekaggata),这就是二禅的「安止定」。然而,「喜」并不是很稳定,也不够坚固,在某种的程度上心仍然会动摇、晃动。当你继续修习时,定力变得比在二禅中还更深,几乎完全地专注在目标上。因此,在这阶段的禅定,不会有「喜」的感觉了。接着,就进入三禅,在三禅的定力中有「乐」和「心一境性」。 当你继续更精进地修习,定力就会变得愈来愈深,而且愈来愈有力。这时候,观照心会完全地专注在目标中,此刻,定力达到了最高的程度。心不会再动摇、晃动,它变得相当的宁静、平静、安祥和轻安,没有任何的干扰。因此,在这阶段的禅定中,禅修者不需刻意努力,将心专注在禅修目标上。心会自动地专注在禅修目标上,就好像禅修者不需付出努力一样。「舍心」会在四禅中生起,而「乐」消失了。没有「乐」的感受,是因为在这阶段的禅修者,既不感觉到快乐,也没有不快乐,这是由于,他拥有了「舍心」的性质和深度的定力。慈心是祝福所有众生幸福快乐或是一种不自私的爱。然而,拥有「舍心」时,你不会对任何众生怀有慈心的感觉。因此,「慈心禅」的禅修者无法达到四禅的阶段。因四禅包含了「舍心」和「心一境性」这两个禅支。因此,「慈心禅」的禅修者,只能达到较低的三个层次的禅定。一旦成功地培育了慈心,你的身体就会有一种很轻柔的喜悦和快乐。你越是培育慈心,就拥有越多这种轻柔的喜悦和快乐,但仍无法进入四禅,因为,四禅中有「舍心」和「心一境性」两个禅支。 经过密集禅修结束后,你在日常生活可以从早到晚,都培育「慈心禅」。因为,它可以将你的敌人转变成朋友;将负面的想法改变成积极的想法;将负面的情绪变成乐观的情绪。 这是理论上的禅定。禅修结束之后,如果你热切地修习,不难得到实际的经验。 ‘一切供养中法的供养最为上’ 此份供养来自善戒(U Susila)尊者、 刘俊燕、常虹瑛、郑宇、苏云萍、莫比禅修群 回向 愿一切众生幸福安康快乐!远离一切忧、悲、苦恼! 愿法界一切众生 具慧眼 得正法 离苦得乐。 愿一切众生分享此功德,愿一切众生 同沾法益! 萨杜! 萨杜! 萨杜! 愿正法久住! 欢迎助印 如欲赞助《助印工作组》者, 与恰宓禅修中心事务处联系.

파일 [ 1 ]

[필수입력]  닉네임

[필수입력]  인증코드  왼쪽 박스안에 표시된 수자를 정확히 입력하세요.

Total : 10
번호 제목 날자 추천 조회
10 如何修习慈心禅(缅甸恰密长老) 2015-07-02 0 1645
9 慈心禅--缅甸恰密西亚多开示(1992年11月) 2015-07-02 0 1589
8 명상의 열매 2008-12-30 61 1954
7 보르헤스의 佛敎강의 2008-07-18 86 2098
6 뇌과학과 명상 2007-10-27 119 1838
5 [인물소개] 오쇼 라즈니쉬 2007-10-10 96 2737
4 불교- 명상 건강 2007-10-09 103 3370
3 티벳의 "삶과 죽음의 지혜"에서 보는 현대사회의 죽음 2007-10-04 99 1599
2 불교의 명상 2007-10-02 123 2545
1 12연기법도표 2007-10-01 97 2871
조글로홈 | 미디어 | 포럼 | CEO비즈 | 쉼터 | 문학 | 사이버박물관 | 광고문의
[조글로•潮歌网]조선족네트워크교류협회•조선족사이버박물관• 深圳潮歌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
网站:www.zoglo.net 电子邮件:zoglo718@sohu.com 公众号: zoglo_net
[粤ICP备2023080415号]
Copyright C 2005-2023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