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修习慈心禅(缅甸恰密长老) 慈心((M E T T A)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礼敬世尊、阿罗汉,无上正等正觉者 今日是佛历2548年,即缅甸历1366年的第二个安居月满日,又即公历2004年8月30日下午3:40。 我今日会向各位讲解一下慈心,并教各位如何修习慈心禅。 以慈心、以慈心禅的定力为基础修定力为基础修习毘婆舍那习毘婆舍那((Vipassanā)) 最近我在国外举办禅修营,教导修习慈心禅已经有五年了。在为期十日的禅修营中,我会先让禅修者 修习两天的慈心禅,在第三天开始,才转修毘婆舍那。到了修习毘婆舍那的时候,每坐的前十五分至 二十分钟会先修慈心禅,之后才修毘婆舍那。如果是两三周的禅修营,则会让禅修者先修三天的慈心禅,在第四天开始,才转修毘婆舍那。像先前所说的那样,每坐的前十五分至二十分钟会先修慈心禅, 之后才修毘婆舍那。在国外的禅修营里,我都是这样教的。 修习慈心禅的利益((Benefits )) 慈心对行者有相当多的利益,因为「慈爱」让内心洁净和平静,内心有了洁净和平静之后,身体也会 随着洁净,跟着身心也会感觉到洁净。用这种洁净的心境来修毘婆舍那,也会较易获得定力。在修慈 心禅的过程中,行者是快乐的,慈心生起得越多,快乐就会越多,并会感到喜悦(pīti ),甚至起鸡皮 疙瘩。 不久前,我在美国波士顿市内观中心(Insight Meditation Society )教导二十天的禅修。曾在缅甸莫比 森林禅修中心住过的一位瑞士籍戒女Daw Ari?ā(圣慧),也来到这个美国内观中心参加禅修营,并精 勤地修习慈心禅。她在修习慈心禅的时候,不但出现宁静、清凉的感受,而且观察到光芒,那正是由 定所生起的光芒,她每次修习慈心禅时都观察到光芒。她修慈心禅修得相当好!不但如此,她修习慈 心禅期间,还有许多好的经验。于是,我就叫她把小参报告的内容写成笔记,而她也用英文写下了所 观察到的现象;我也叫她以后把这些修慈心禅的经验编辑后,用英文出版一本名为「修习慈心禅之经 验」的书。她所观察到的现象相当有趣,由于她修习慈心禅修得不错,我就让她继续修习,直至她能 获得慈心禅的禅那阶段为止,而她也真的做到了。 「禅那」(Jhāna ) 有些人以为「能够飞天遁地」就是「禅那」,不是这样的!所谓「禅那」,其实是非常专注、稳固的定力,心被紧贴及固定在所缘上;心不摇不动的固定在所缘上就叫作「禅那」。“ jhāna”这句巴利文的意思是:能紧贴所缘而观照,是故名为「禅那」。也就是说,专注而紧贴所缘境,固定不动的心就叫作「禅那」。但是,若想获得神通,那就要以此定力为基础,接着祈愿、作出决意, 然后继续修习;这样地继续修习的话,就会获得神足通,即能示现出飞天遁地等种种神变。 单单禅那本身,是不被称为「神足通」的。单纯的禅那只是强而有力的内心宁静而已。在经典里面, 「禅那」被称为「安止」(Appanā)。至于「安止」的意思,经典里面解释为:「深入所缘」。以白话文 来说,专注的心融入在所缘境内的现象就叫作「安止」(Appanā)。文字上则用「投入」或「融入」来 表达。既然心投入在所缘境里,那么心会随即游离到外面去吗?当然不会,否则那现象就不叫作「安止」了。「安止」被英译为“ Absorption”,这翻译相当恰当。这个英文字表达到「安止」的本意。 Absorption : the mind is totally absorbed into the object.心完全投入在对象之内。“Absorption”「安止」 的意思就是「禅那」。所以「禅那」与「安止」是相同的。既然心投入在所缘境内,那么心就不会走 到其它所缘里,而安止在这个所缘内。这样的定境被叫作「禅定」、也被叫作「安止」,意思是一样的。 学修慈心禅 过去在仰光恰密禅修中心里,因为开示的时间比较少,所以我一直都没有很详细地讲解过慈心禅的修 习方法;当然有讲过,但并不是很详细,仅足以让学员能够修习慈心禅而已。对于有兴趣的一些行者, 我会先让他她们修习毘婆那一个半月到两个月,然后才让他她们修习慈心禅。现在也是为了让一些 有兴趣修习慈心禅的行者,我才在这里再说明白一些。 修习慈心禅的方法 所谓「培育」(Bhāvanā),就是令之能在自身当中增长的修习,或是「令增长」的意思。所谓「慈心 禅」(Mettābhāvanā),就是令慈心能在自身当中增长的修习。这样的话,所谓「慈心禅」,它的修习是 为了让自己的慈心增长、抑或是为了让他人的慈心增长呢?答案是:它的修习是为了让自身的慈心增长。 在自身的慈心经常生起的同时,想让众生得益、想让众生安乐等慈心也是强而有力的话 ,这慈心能不能感应到对象呢?当然能够感应到。因此,提到慈心的十一种功德时,佛陀就说:众人会敬爱修习慈 心的人。除了人类之外,其它众生也会敬爱,众天人也会护佑。其它众生包括:梵众、天人、畜生与 恶趣等众生。佛陀在慈心的十一种功德中是这样说明的。 真正有慈心的人,会说出责怪他人的话吗?不会说的,也不会说出能影响别人利益的话,他只会说有 益他人的话。至于身体行为方面,他也绝对不会做出伤害他人的动作。内心本来就是想让一切众生获 得安乐,这样的心态是柔软的还是粗野的呢?那是柔软的心态。既然内心已经生起了柔软的心态,那么,自己的外表也是柔和还是倔强呢?那是柔和的。因此,内心柔软,言语也柔和,外表也柔和,具有这样慈心的人有谁不敬爱他呢?当然没有人不敬爱他的。这样还需要刻意散发慈心、去「祝愿对象 身体健康,身心安乐」吗?不需要刻意散发慈心了。当内心已经存有慈心,这慈心自会自然而然地散发出去的,不是吗?当然是会散发出去,不需要刻意散发的。因此,若说散发慈心,意味较为肤浅;若说修习「慈心禅」,意味则较有深义。所谓「慈心禅」,就是在自身当中为了生起慈心而做的不断作意与练习。 何谓「慈心」 什么叫「慈心」呢?「慈心」就是希望让众生获得安乐的心、希望让众生得益的心、希望众生远离身 心痛苦的心,这就是「慈心」。这种「慈爱」不是属于男女间的情爱。男女间的情爱是属于什么的呢? 是属于贪爱的,那是「贪爱」不是「慈爱」。希望众生身心都获得安乐的心、希望众生远离身心痛苦 的心、希望众生得益的心,只有这样的心才能叫做「慈爱」。「贪爱」具有炽热,而「慈爱」则具有清 凉.「慈爱」会有亲爱但没有执着,它是一种远离执着的爱心。具有执取的爱心不是「慈心」,而是「贪 爱」。「贪爱」有执取,「慈爱」是不会有执取的。「慈爱」与「贪爱」就有这样的差别。 「慈爱」本身具有「希望众生获得安乐、远离痛苦」的意思,它不会执取任何众生,因此,「慈爱」 会让修习慈心禅的行者内心得到洁净、身心柔顺、轻松。 有一位修慈心者的体验 记得有一次,在美国洛杉矶市举办禅修营,我在那里教导禅法,许多缅甸籍的男女众都前来禅修。当时有35 位男众参加短期出家,其中两位是沙弥。前来参加的人士不仅有当地市民,也有从两三英百哩远的纽约、芝加哥等地前来参加禅修的人士,他们都很专心、投入。当中原因跟禅师有关,他她们一般都是因为仰慕禅师而来到那里的。 如前所说的那样,我首先让那些僧众沙弥,男女信众修习两天的慈心禅,从第三天开始,每坐的前十五分至二十分钟修慈心禅,之后才转修毘婆舍那。其中有一位五十岁左右的男居士,他以短期出家的身份来禅修。当他修满两天的慈心禅后,他是怎么样作小参报告呢?他说:「真是厉害!」他的小参 报告就是从这句话开始的。我问他:「你在说什么厉害?」他回答说:「师父,是慈心禅!」我就请他 详细的报告。他说:「内心很快乐,不仅称心如意,当内心开始明净时,身体也变得轻柔。不仅如此,过一会儿就感到整个身体升起来了,是真的升起吗?那就不知了,但是我真的似有升起的感觉,因此内心就觉得这慈心禅真厉害;之后我每一坐都会出现这种现象。」这是由于「慈心的力量」与「慈心禅之定力」两者结合下所产生的现象。认真的修行,认真的修习,的确会有相当多得益。 慈心不要落在祝愿词上 如前所述,为了让自心不断生起「愿众生安乐、得益、离苦」之慈心而重复作意及练习,就称之为「慈 心禅」。当这样作意时,心要跟着默念:「愿一切众生身体健康,身心安乐。」这种心的默念正在打开 一条道路,从而生起慈心。但是若内心的默念冗长,或者默念得太多,慈心就不会生起,而心则会附在默念的词句上面。假如这种情况出现,修习慈心禅之目的将无法达到 ,心只是默念而已,慈心是不 会生起的。这只会变成一些人所认为的散发慈心而已。常常见到,有人口里惯性地念着“Sabbe sattā averāhontu… ”等巴利文来散发慈心,可是,他她念的巴利文意义,他她自己懂吗?他她也不懂! 于是心就附在这些词句上面了。 祝愿词句要简短 以一般言语来念的时候,假如祝愿词句冗长,或者繁多,心只会附在那些词句上面,慈心是不会生起的,因此要用简短的词句来鼓励与引导慈心的生起。只要「愿一切众生身体健康,身心安乐」,就足 以修习慈心禅了。如果还想增加多一点,那就增加一句「愿众生一切顺利」便可。不要再加,再加就会变得太多,若变得繁多,心就就会附在词句上面,无法引导慈心的生起,也没有鼓励的作用。 不需要在内心中看到 有些人认为:「修习慈心禅时,内心必须看见散发慈心的对象模样。」但是,经典内并没有这样的说法, 而是说:「将心导向散发慈心的对象,为了能生起「愿对象健康、安乐」的心境而不断作意。」并没有说:「令心中浮现对方模样之后来观察。」 假如在内心中看到才能修慈心禅的话 姑且说:「内心必须浮现出对象的模样才能修慈心禅。」那么,假如我们要散发慈心予一位朋友,内心就必须看到朋友,看到他才能够修慈心禅了。但有时候朋友并没有浮现出来,内心愈是强行去观察朋 友的模样,朋友的模样则愈难浮现出来,结果汗流浃背,到了那时,慈心也不知跑到那里去了。 另外,假如自己的心要浮现出想要散发慈心的众生模样才能修慈心禅的话,那种想散发“Sabbe sattā averāhontu . 愿一切众生没有危难。”也即是以「无特定对象的慈心」(Anodhimettā)去散发给世界上的一切众生,又如何在自己的内心中观察到一切众生呢?无法观察到的,确实是无法观察到的。你有见过一切众生吗?相信没有见过,既然没有见过,又如何去观察呢?就算有见过,有时候也不容易看到啊!不容易看到的。现在就拿禅堂内的所有行者做对象来试试散发慈心:「愿禅堂内的一切众生身体健康,身心安乐,身心远离苦痛、一切顺利。」这个禅堂很小,心中能不能浮现出禅堂内的所有人呢?不能。假如在心中浮现出来才能修慈心禅,那样的话,能不能修慈心禅呢?不能。经典内也没有提及必须要看到对象的模样才能修!就让心导向对象,缘取对象之后,用自心希望他/她能得益的心境来修慈心禅吧! 至于散发慈心予恶趣众生,自己有见过恶趣众生吗?没有见过。既然如此,内心怎么能够浮现出没有见过的众生呢?那是不会浮现出来的。有见过天人吗?没有见过。不是说在戏院或电视中见过的那些啊!没有见过真实的天人,又怎么能够在心中看得到呢?不能看得到的。所以,不是在心中看到才能修慈心禅的。心要导向想要散发慈心的对象,缘取对象,接着为了让自心生起「愿他她健康、安乐的」心境而作意,这就是修习「慈心禅」。 两种慈心慈心禅:无特定对象与特定对象与有特定对象((Unspecified Object and Specified Object )) 「慈心禅」有两种:「无特定对象的慈心禅」(Anodhimettābhāvanā)与「有特定对象的慈心禅」 (Odhimettābhāvanā)。所谓「无特定对象的慈心禅」,就是不限于什么样的人或众生,而是普遍地将 慈心散发给世间一切众生,这便叫作「无特定对象的慈心禅」。内心反复地默念:「愿世间一切众生身 体健康,身心安乐。」这样地针对着世间一切众生,没有特定对象的散发慈心,就叫作「无特定对象的慈心禅」。对此,经文称之为「遍无特定对象的慈心禅」(Anodhiso phara āmettā)。而我则为了方便,简称之为「无特定对象的慈心禅」(Anodhimettā)。所谓「有特定对象的慈心禅」,就是将慈心散发给某一个人或某一群人,这就叫作「有特定对象的慈心禅」。意思是说,将自己想要散发慈心的某一个人或某一群人,针对性地分开来散发慈心。其方法是这样的 :譬如,若想以「有特定对象的慈心禅」来散发慈心给自己的母亲,可先把自己的母亲作为散发慈心的对象,接着把心导向自己的母亲,缘取之后,反复默念:「愿我的母亲身体健康,身心安乐,一切顺利。」直至慈心生起。 同样道理,若想针对性地散发慈心给居住在某一村庄、城市或楼房中的众生时,因为被局限在某一村庄、城市或楼房来修慈心禅,因此,它是「有特定对象的慈心禅」。对此,经文称之为「遍有特定对象的慈心禅」(Odhiso phara āmettā)。 简称为「有特定对象的慈心禅」(Odhimettā)。 有特定对象的慈心禅与无特定对象的慈心禅之差异 修习「有特定对象的慈心禅」与修习「无特定对象的慈心禅」有些什么差别呢? 修习「有特定对象的 慈心禅」之所缘范围比较小,因此较易观察,也会较快地生起定力。 无特定地将所有众生集合在一 起来修习的「无特定对象的慈心禅」,它所要缘取的范围比较广,因此,与内心平静相应的「定」也会较慢地生起。正因为有这样的差异,修习第二种慈心禅时,虽然慈心也会生起,但专注、平静的「定」就较弱了。 「定」的意思 所谓「定」( Samādhi),就是指内心凝聚、专注在一个所缘上。因此,以「无特定对象的慈心禅」来散发慈心给所有众生时,因为要缘取的对象之范围比较大,所以相对的专注力会较为微弱,力度就不足了。当然慈心也会生起,但定力却是微弱的。以「有特定对象的慈心禅」来散发慈心给一个人或两个人的时候,因为已经缘取限定好的对象,缘取的对象相对地也比较小,所以内心的凝聚、专注力也会比较强,慈心也会毫无滞碍地生起。就有这样的差异。一般而言,万事皆有例外,所以不应把现在所说的差异,一成不变地死记。修慈心禅的行者,他/她前生所经历过的慈心禅修习经验,加上今生心境状态,也有可能出现另一种情况的。 普遍现象 一般而言,若想获得强力的「定」,就要修「有特定对象的慈心禅」。 若想内心的慈心毫无滞碍地生起,达至感到明净、欣慰、宁静、清凉等感觉时,就要修「无特定对象的慈心禅」了。 修慈心时要注意的事项 修慈心禅时,有些事项是需要注意的。修慈心禅时,有时候根本没有慈心生起,反而发觉心落在默念的内容上。若是这样的话,应首先暂停心中的默念,并让内心只作意到「愿众生安乐」即可。只要用这样的方式来作意,慈心便会再次生起的,到时再用心慢慢地默念,就会顺利很多了。 另外,需要留意的是,有时候在修慈心禅的当下,心没有专注在对象上,心到处游荡、想东想西,那么,就要将思维的心、游荡的心,慢慢地引导到要专注的对象上,内心持续默念,继续修习慈心禅,心就会慢慢地稳定在对象上了。 必须留意心的游荡 有时候,心并没有专注在对象上,而是到处游荡、思考,但行者还以为心仍然专注在对象上。为了不让这种现象发生,必须觉察到内心正在游荡与思考,要特别留意心的游荡与思考,然后很专注地修习慈心禅。假如轻率地修习慈心禅,有时候会不知道心在游荡与思考,必须知道心的游荡状态 ,才能将 此心引导到对象上继续修行。 修「有特定的对象的慈心禅」」时要注意的事项 《清净道论》曾经提醒过:「以有特定对象的慈心禅来散发慈心予一个人或一群人时,有可能会发生 些情况。」那就是说,在修习慈心禅时,必须注意下列三点: (一)开始时应避免发慈心之对象, (二) 不应以「有特定的对象慈心禅」来散发慈心予异性对象, (三)完全不应散发慈心的对象。 (一)开始时应避免散发慈心之对象 修慈心禅的行者,开始时不应以「有特定对象的慈心禅」来散发慈心予自己的敌人。如果散发的话,就要把敌对者视为可爱者才能修习,因为难以对敌人生起慈心,所以会有矛盾和感到辛苦。要自己( 经熟习慈心禅之后,才可散发慈心予该对象敌人)。到了那个时候,不但不会辛苦,且较能生起慈心。 另外,开始时不要散发慈心予自己非常亲爱的人。因为,一开始就缘取自己最亲爱的人来修习慈心禅,有时候会想起这个人曾受到的痛苦与病苦,这是因为自己很爱他,所以对于他所受到的痛苦,自己的内心也会跟着难过与痛苦。那样的话,就不会生起慈心了。因此,开始修习时不要散发慈心予自己非常亲爱的人。要等修习慈心禅的经验丰富了、熟练了,才可散发慈心予非常亲爱的人。那个时候,慈心就能生起了。散发慈心予一般的关爱者时,亦复如是。 一般认识的熟人 开始修习时,不要散发慈心予既不爱亦不恨的熟人(Majjhatta puggala )。对于这类人,自己对他/她根本不爱,只是认识他/她而已,所以把他/她当作敬爱的人,进而修习慈心禅的话,慈心是不会在短时间内生起的,此外,在修习慈心禅的过程中也会觉得很辛苦。因此,不应一开始就散发慈心予这类人。到了自己相当熟练「慈心禅」的时候,才可散发慈心予该对象。 敌对者 一开始不要散发慈心予敌对者。假如一开始就散发慈心予敌对者,不但无法修到慈心,甚至会引起瞋恨心。因此,开始时对敌对者不要散发慈心,宜透过种种思维,并以「体谅心」、「忍辱心」、适当的、 明智的反省与考虑等方式,来减少去除对他/她所起的瞋恨心。至于降服瞋恨心的方法,在《清净道论》中已举了许多方法出来。如前所述,对敌对者要等到熟习了慈心禅的时候,才可散发慈心,到时慈心就会容易生起了。 以上所说的那些人,是开始时不应以「有特定对象的慈心禅」来作对象修习的。 (二)不应以「「有特定对象的慈心禅」」来散发慈心予异性 还有,不应以「有特定对象的慈心禅」来散发慈心予异性。「性」是指「性相」之意。不应以「有特 定对象的慈心禅」来散发慈心予不同性别的对象。男性与女性相同吗?不相同的。既然不相同,男性对女性、或女性对男性,都不应以「有特定对象的慈心禅」来散发慈心给对象。假如散发慈心予异性,不但不会生起慈心,反而会生起欲心、染心的;因此,不应散发慈心予异性对象。然而,等到熟习了慈心禅的时候,就可以了。这都是一些修习慈心禅的行者之亲身体验。等到熟习了慈心禅的时候,就不会生起染心,只会生起慈心。经论中提到过可能出现的现象。 (三) 完全不应散发慈心的对象 另一项要注意的是,不可用「有特定对象的慈心禅」来散发慈心给死人。散发给这种对象是不会生起 「定」的。为什么呢?死了的人往生到哪里去大家知道吗?不知道。如果他她已往生天界、但自己以为他/她再次投生到人间而散发慈心,那不是「砍伐彼木,截断此木」吗?慈心会生起吗? 因此,不要用「有特定对象的慈心禅」来散发慈心。 那么,用「无特定对象的慈心禅」散发可以吗?当然 可以!因为「无特定对象的慈心禅」是散发给一切众生的,所以死去的人,无论往生到何处去,都已 包括在内了,不是吗?因此,用「无特定对象的慈心禅」来散发给死人是可以的。 首先散发慈心的对象 既然如此,有人就会问:「究竟一开始要散发慈心予那些人呢?」一开始时,应首先把自己作为一个对象,进而开始修习慈心禅。经论中是用「实例」两个字的。意思是说,为了做到「将心比心,推己及人」,应先从自己开始。先以「愿自己健康、快乐」,同样愿众生健康、快乐。希望自己身心远离痛苦,同样希望众生也能远离身心痛苦」之心态,作为「将心比心,推己及人」的「实例」。当自己有了这样的心态作为「实例」才修慈心禅,令慈心生起。 修慈心前的准备事项 想修习慈心禅的行者,首先应去洗澡,让身体洁净,然后,穿上宽松、清洁无味的白衣,不要穿着紧身的衣裳,选择一个宁静的环境,然后安坐下来。坐的时候,身体要正直,身心不要绷得太紧,放轻松点坐下,盘腿而坐、跪坐或随自己舒适的方式坐下来。坐好之后,先合掌礼敬三宝三次,然后将自己的身心奉献给佛陀与禅师/导师。口中同时要念:「我把自己的身心奉献给佛陀与禅师/导师」。 如果自己曾经冒犯过别人,就要向他忏悔;假如这个人身在远方,就向禅师报告此事,之后,用心念着这个人,并从口中念出忏悔之语。 这样地内心有了化解,之后才能减少障碍好好地修行。 开始修行的方法 完成了上述之修行前准备后,接下来,便可开始缘取自己,跟着,为了生起慈心,选择适当的愿词,例如:「愿我健康、快乐、远离灾难、远离身心痛苦。」 继而反复地念。首先散发慈心给自己。每个众生都爱自己的,所以经论中说:先以自己为对象修习慈心禅,慈心才会容易生起。对自己修习慈心禅,直至因慈心的生起而感受到寂静与安宁为止。然后,散发慈心给具有三学之德行者,也就是众所尊崇敬爱的老师,或是如同老师那样值得尊敬的人。完了之后,继续修慈心禅,散发慈心给自己想要散发的对象或一切众生。假如缘取某一个人来修慈心禅,经过五分钟左右后仍不能生起慈心,那就要换一个对象来修慈心禅了。譬如要散发慈心予自己的朋友小华,心就要导向小华,并于内心里反复地默念:「愿小华健康、安乐,身心离苦,一切顺利。」 让慈心生起在自己的心里,从而周而复始地作意。假如顺利的话,不久就会渐渐生起对他的慈心,以及希望他能离苦得乐的善心。 假如心不能专注在业处或所缘对象上,反而发觉内心游荡、或想东想西,那就要将心拉回到原来的业处或所缘对象上,继续散发慈心。 用这样的方式继续修习慈心禅,将会生起对他/她的友爱之心,希望他/她能得益、离苦等等的慈心。此种慈心的生起自己是会知道的。假如生起慈心,内心将会有宁静、洁净、清凉、愉悦、欣慰、满足及喜悦等感受。有些人的慈心会很强,不但内心快乐,还会喜形于色;这个时候,连周围的人都会误会,他/她们心想:「怎么这位行者能打坐到微笑起来!?」在泰国的禅修营里,有一位行者的「慈心禅」,修习得相当强而有力,每次打坐都有类似的现象出现。 然而,慈爱本来就是清凉的,所以慈心生起得愈多,内心不但会清凉,甚至感受到身体都在清凉。有些人,就算在夏季都会因而感到寒冷,突然毫不在意地拿起身边的披肩披在身上。 禅定的阶段 若能按照这样的方式继续修行,心就会开始寂静,「定」(Samādhi )也会从微小的寂静到渐渐强烈,到最后会变得极为强烈,且一次比一次更加强而有力。 强而有力的「定」叫「禅那」(Jhāna )。 随着内心的寂静程度,「定」会被分别命名为初禅、二禅、三禅、四禅。所以单纯的「定」,不能称之为会飞天遁地的神足通,而只能说是有力的一种 「定」而已。 「四种禅定」与「五种禅定」 经论中将禅定境界分别称为「四种禅定」或「五种禅定」。根据四分法,就有四个阶段:初禅、二禅、 三禅、四禅。根据五分法,就有五个阶段:初禅、二禅、三禅、四禅、五禅。在经藏教法中常见到「四种禅定」,在阿毘昙的论典中则常见到「五种禅定」。 在这两种禅定分类法之中,修慈心禅的行者,根据四分法,可以最高获得三禅;根据五分法,则可以最高获得四禅。在这里,虽然为了增加知识起见,应该要知各阶段禅定的禅支,但因为担心会讲得太微细,所以就不说了。 而且,行者内心的要求是:强力的慈心与安宁的感受,禅定并非主要;虽然并非主要,但禅定会在行者的内心自然而然地生起的。 转换对象来修慈心禅 现在所说的,都是顺利修习慈心禅的过程中所遇到的现象。但是,修慈心禅的过程也会有不顺利的时候,例如:在为某个人修慈心禅时,内心没有生起慈心,也没有感受到慈心的现象,定力也没有生起来,心总是游荡的时候居多。这个时候,纵使在为某人修慈心禅已经长达五至十分钟,若慈心依然没有生起,那就要换一个对象来修慈心禅了。若还是不顺利,那就要再换一个对象。如是地用这个方式,更换对象来修慈心禅,直到顺利的时候,才可针对原先的那个人来修慈心禅五十分钟、一个小时、两个小时等的随意修习。 破除界限(Smāsabheda ) 修慈心禅的时候,心里不必分自己与别人,当可达至认为自己与别人都是一样的时候,因消除了自他的界线,慈心也会同样地对自他没有分别。此种现象就叫做「破除界线」(Smāsabheda )。 修习破除界限的慈心禅 为了破除界限而修慈心禅的次序是:首先,散发慈心予自己,第二,散发慈心予尊崇敬爱的人,第三,散发慈心予不爱不恨的人(认识者或熟人),第四,散发慈心予敌对者。如此分为四组,按次序修习慈心禅。在过程中,从第一组开始对自己修习慈心禅,待第一组的心境变得柔软后,便转到下一组的对象来修习慈心禅,如此依次序地修完第四组时,修慈心禅的行者内心中再也没有「自己」的限、「尊敬者」的界限、「认识者或熟人」的界限,「敌对者」的界限等四组界限之分。当修慈心禅的行者内心,对四组内的四种对象视为有情众生 ,并希望他们皆可获得安乐,进而感到对他们的慈心已达至等时,那就是「破除界限」。在这里,当自己与别人之间没有差别,能以平等的慈心面对一切众生,并且感到已经破除界限的时候,便是《清净道论》中所说的:这就是已经获得「近行定」(Upacārasamādhi) 了。 若想亲自感受到那样的「破除界限」,那么,就依上述的次序修习慈心禅吧! 修慈心的十一种利益 如刚才所说,一个能熟习慈心禅的行者,佛说此人可以获得十一种利益。 1. 安睡(能安稳地熟睡) 2. 平静地醒来 3. 不做恶梦 4. 众人爱敬 5. 众天爱敬 6. 众天护佑 7. 不受武器、毒药、火的伤害 8. 速得定力 9. 面貌慈祥悦泽 10.临命终时,心不颠倒 11.命终可转生梵天界。 作为梵天众生也可修慈、悲、喜、舍等四梵住。 修慈心禅所能获得的十一种利益之中,光是获得「安睡」与「平静地醒来」两种,就已经是多所饶益了。常言道:「每个人都有十亿个烦恼。」世间之苦恼、担忧等思虑是相当多的,当进入睡房,头一靠落在枕头上,内心的思虑总是一串串地不停浮现,纵使百般努力,你也是去不掉那些思虑的,思虑依旧会持续不断。于是,唯有辗转难眠地度过半夜,有些人甚至整夜与思虑一起打滚到天亮。世人似乎不知道佛陀已经给我们留下了「慈心安眠药」。所以,光是获得「安睡」与「平静地醒来」等两种利 益,这慈心禅已经对世人有着无法言喻的好处了; 假如还能获得其余的利益,那就更加不用说了。 获得了第一与第二种利益后,要获得其余的利益根本就不难,适当的时候就可以得到了。 慈爱有三种 这个「愿众生得益、安乐」的慈心,若只出现在意业上,是不足够的,必须与身业和口业一并出现,这是很重要的。所以将「慈爱」分为三种: 身业慈(Kāyakammamettā)、 语业慈(Vacīkammamettā)、 意业慈( Manokammamettā )。 身业慈 所谓「身业慈」,即系执行某一件事情的时候,因为自己本身存有「希望众生得益」的慈心,所以就 不会做出伤害、亏损到任何众生的行为动作,只会做能令众生获得安乐、得益的事情;这就是「身业慈」。 语业慈 用口说某一件事情的时候,因为自己本身存有「希望众生得益」的慈心,所以就不会去说出伤害、亏损到任何众生的话。只会说能令众生获得安乐、得益的事情;这就是「语业慈」。 意业慈 思虑某一件事情的时候,因为自己本身存有「希望众生得益」的慈心,所以就不会思虑出伤害、亏损到任何众生的想法。 只会思虑能令众生获得安乐、得益的事情;这就是「意业慈」。 假如自身之中真正存有慈心的话,就已经有「身业慈」和「语业慈」了。 慈心禅 (缅甸恰密长老) (1992年11月) 今天,我们要简短地介绍「慈心禅」,以便在需要时,让大家可以将它当做修习毗婆舍那的基础。在《Bikkhunupasaya Sutta》中,佛陀说:「在修习毗婆舍那禅时,如果,你的心变得非常散乱,或充满了烦恼(kilesa)。这时,心会因为烦恼,变得焦躁不安;或者,你不乐意再继续禅修。这时候,你就应该选令人愉悦的目标,例如:佛随念、法随念、僧随念,或舍随念,或戒随念的功德观想这些令人愉悦的目标。这样,你的心就会渐渐地专注于观想这些目标。然后,你会感到快乐、轻安、祥和与平静。在这个时候,你就可以转回到毗婆舍那的修习。」佛陀称这种修行法为Panidhaya Bhavana,意思是先将观照的心注在令人愉悦的目标上,然后,再转回毗婆舍那的修习。 当禅修者处在这些令人不悦的状态,例如:烦躁不安、焦虑、忧伤、充满烦恼(kilesa),和不乐意修行时,他应当修习的目标之一就是慈心。观想佛陀的德行,当然也非常好,但是,你需要对佛陀的德行有所了解,才能够观想这些德行。除非,你已经了解一些佛陀的德行,否则,你无法观想它们。但是,修习「慈心禅」时,你不需要对慈心有特别的了解,因为,慈心是众生本来具有的天性。因此,一旦你知道方法时,就可以很容易地培养慈心。 在缅语中,缅甸人会用「慈心」(Metta)这个字,来表示「爱」(Tanha)、执着。当男人爱上女人时,人们会说:「他爱她,他对她有“metta”。实际上,这不属于慈心,而是爱。但是,在缅语中,却使用慈(Metta)来表示爱(Tanha)。所以,我们在讲解「慈心禅」时,必须对此加以澄清,重覆地来分辨出「慈」与「爱」的不同。「爱」(Tanha)具有执着与带着热恼的性质。而「慈心」(Metta)的性质是不执着,祝愿众生健康快乐,这会使心平静、祥和。 这对西方人来说,是不成问题的,因为他们不会用「慈」(Metta)来形容「爱」(Tanha)。因此,很容易说明的。但是,在1979年,我跟随马哈西尊者一起在Insight Meditation Society(美国内观禅修协会)带领密集禅修时;在一场问与答中,一位大约30岁的女性禅修者问我:「爱是什么?」我应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呢?我无法回答,且感到很无助。我可以藉由回答:「是的,爱就是上帝」来避开这个难题或困境,但如果这样回答了,我将是一名基督徒。于是,我说:「你问我『爱是什么?』,我不知道,但我可以告诉你慈心是什么。」但她只想知道爱是什么,而非慈心。 这里所说的「慈心」是愿一切众生健康快乐. 。Hita kara puti lakkhana metta的意思是:慈心的性质,是愿一切众生健康快乐。愿一切众生健康快乐的心理状态,就是「慈心」。当你培育出对一切众生慈心(metta)的感觉或心境,就叫做「慈心禅」。 缅甸和斯里兰卡,人们有着这样的观念,认为能够将慈心「传送」给其他众生。我想在西方和印度也是一样的。有些学者使用「传送」(transmit)这个字,「你应该将慈心传送给一切众生」,学者认为这就是慈心禅。有些学者使用散发(radiating)这个字,「你应该将慈心散发给一切众生」。除非,在你的心中已经完全地培育出慈心,否则,你怎么可能有能力将慈心传送给一切众生?如何将慈心散发给一切众生?如果,你已经培育出极度强烈之慈的感受、心境,就不需要刻意散发给其他的众生──因为,你的心自然而然地将慈散发给其他的众生。 当你在祝愿一切众生健康快乐的时候,心中就会生起慈心。当你心中充满慈心时,脸上会洋溢着喜悦、快乐、明亮、慈祥与光辉。因你心中充满强烈的慈,能让每个遇见你的人都感受得到。他见到你就会非常高兴。你的面容看起来祥和、平静且安宁。你的心会自然地散发慈心。这就是对众生散发慈心的力量。在缅甸,你也会听到这样的说法。缅甸人常会说:「请将慈心传送给某人等等的。」有时,一些在家的男女,因为某些原因而处于苦恼时,他们会说:「敬爱的尊者,请您散发慈心给我,因为我很苦恼,我遇到麻烦了。」这就是散发慈心给其他人的概念。因此,每当我们说:「你必须修习慈心禅」的时候,其中有些人就会明白,你在散发慈心给其他人。 实际上,培育慈心,并不是为了散发慈心给其他人,而是在你自己心中培育慈心。然而,只有透过祝愿一切众生、或其他人的健康快乐才能培育慈念。如果没有祝愿其他人、或众生的健康快乐,就无法培育内在的慈心。所以说,慈心只能透过关怀其他众生健康快乐的过程中培育出来。有些人误解了这一点,他们认为它的意思是,你将慈心散发给其他人。但事实上,你却是透过关怀其他人、或众生的健康快乐,生起内在的慈心。 所以,我们说「慈心禅」(Metta Bhavana):Bhavana是发展或培育, Metta就是慈心。 所以,为了培育出内在的慈心,你必须选择一个人、一个群体、或一切众生,来当作培育慈心的目标。在心中祝愿着所有众生的健康快乐,默念:「愿一切众生幸福快乐,没有瞋恨,远离危险和痛苦……等等」。如此一来,你就会在心中感受到自己对于这些人、或众生的慈心。这也意味着你内在已经拥有了慈心,你必须如此培育慈心。透过修习「慈心禅」来培育内在的慈心,你会感到快乐、平静和祥和。你的心会变得专注、平稳、温和与柔顺。这些都是培育内在慈心,所产生的利益和效果。然后,你再转回来修习毗婆舍那禅。这时,你就可以容易地专注在毗婆舍那禅修的目标上,因为,透过慈心禅,你的心已经达到某种程度的专注。你已经拥有了定力,因此,应该引导这样的定力来修习毗婆舍那禅修。 我记得在瑞士有一群人,他们使用「导引」(channel)这个字。那是在1983年,当时,黎巴嫩陷入内战的困境中。他们请我教导「慈心禅」。于是,我问他们:「你们之前曾修习过『慈心禅』吗?」他们回答:「我们将慈爱『导引』给黎巴嫩的人们。」「导引」慈爱?你所指的「导引」是什么意思?我所知道的「导引」是跟灌溉有关的。 当我们在培育内在的慈心时,这慈心有两种形式:一种是特定的慈心禅,另一种是不特定的慈心禅。特定的慈心禅是指先选择一个目标,然后祝愿这个特定的人健康快乐. 。因此,针对他修习慈心,我只祝愿这个人健康快乐,不包括其他的人。例如:我选择(U Samiddhi)乌.沙密帝这个人作为禅修的目标,然后,祝愿他健康快乐、幸福与安祥──在内心祝愿:「愿乌.沙密帝幸福快乐,没有瞋恨,远离危险和痛苦;愿他修行成功;愿他能证悟等等。」我只祝愿他的健康快乐,不包括其他的人。这就是培育特定的慈心。 培育不特定的慈心,就是祝愿所有众生幸福快乐:畜生、天人、梵天、饿鬼、所有的一切众生都包含在内。我祝愿他们幸福快乐──祝愿着:「愿一切众生幸福快乐;愿一切众生没有怨恨;愿一切众生远离危险和痛苦;愿一切众生事事如意……」等等。这样的慈心是没有特定对象的,这就是培育不特定的慈心。在巴利文中,不特定的慈心称为Anodhisa Metta,特定的慈心称为Odhisa Metta。 不特定的慈心禅的对象是,以一切众生为祝福的目标。 所以我们的心很难专注在一切众生上。 当你在做一些事时,如果你想培育慈心,最好能将心专注集中在一切众生上,祝福一切众生的幸福快乐。这比较容易,但是你无法很专注。你还是能持续感受到内心的慈,你感到快乐与祥和。但你无法将心力集中在禅修目标上,因为那个禅修目标是包括许多不同的对象。 所以,当你想要以「慈心禅」达到相当好的定力时,你应该培育「特定的慈心」。先选定一个人作为慈心禅修的目标,只是祝福他的幸福快乐。然后,你继续培育「特定的慈心」给任何一个人或群体。注释书提到,在刚开始时,你不应该先针对最亲爱的人修习慈心。因为,如果在一开始就选一个最亲爱的人,来作为慈心禅修的目标,当你还不擅常培育慈心时,你将无法专注的修习。有时候,你可能会想到亲爱的人所遭受的不幸,以及他身心所受的痛苦。因此,你对他的不幸、苦难、或其他的痛苦感到难过。注释书解释,因为感受到他的痛苦,你甚至会有想哭的感觉。因此,注释书说:「这就是为什么你不应该将亲爱的人,作为禅修的目标来培育慈心。」 接下来,对于一个中间的人,你既不喜爱他,也不讨厌他,但是,他是你的泛泛之交。每当你去工作的途中,你会遇见他,「嗯,这个人要去工作,我也同样要去工作。」这样,他变成你认识的人之一;他认识你,你也认识他,就是这样。你跟他没有任何联系,你不会去他家,他也不会来你家,但就是在上班的途中,你会看到他,他也会看到你,而只是认识而已──这就是一个中间的人。 在英格兰,有一位非常富有的缅甸人,他的名字是U Mya Saw(乌.缅寿),他买了一栋很大的房子,附带着30英亩的土地。1979-80年,我们在他的家进行密集禅修。他的办公室在伦敦,但他住在牛津。他每天搭火车去上班,坐在同一列车厢、同样的座位上。有个英国人,跟他几乎一样,不同的只是坐在他对面的位子上。他搭这班火车上班已经有十年了,每天他们会看见彼此,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熟识。 1981年,我在英格兰北部举行密集禅修,一个靠近Ebersten 城镇的曼殊师利学院。有三、四位的英国女士每天来到禅修营听我们的佛法开示,并和我们讨论佛法。一天,其中一位年长的女土说,她曾经住在伦敦将近20年了,但是,她并不认识她的邻居,邻居也同样不认识她。之后,她搬到Ebersten,在五年内,她却几乎认识那个小镇上所有的人。因此,她说:「乡村生活是美好的,而城市生活是糟糕的。」 因此,中间的人不应该成为「慈心禅」的第一个目标。注释书中提到,如果,你将中间的人当成亲爱的人来看待,会很难培育慈心,你会提不起精神。这就是注释书的说明。因此,在一开始,你不应该将中间的人,作为禅俢目标来培育慈心。但是之后,当你已熟练于培育慈心时,你可以再将这个人作慈心禅的目标,而且会非常容易地就做到。 再来是,对你怀有敌意的人,一开始也不应该以他作为慈心禅修的目标。他不应该是「慈心禅」的第一个目标,因为当你想到要祝愿他健康快乐时,你可能无法从心里祝愿他的健康快乐,反而是想起他的缺点,和他曾对你的侮辱或所造成的伤害。这样,所生起的将会是生气或瞋恨,而不是慈心。因此,对你怀有敌意的人不应该作为特定慈心禅的第一个禅修目标。 注释书说,你也绝对不能对异性培育慈心,换句话说,在「慈心禅」中,异性不应该作为慈心禅修目标。注释书《清净道论》中也提到,一个非常奇怪的故事,有关于一个男人对他的妻子培育慈心。这个男人非常乐意修习「慈心禅」,因此,他问一位每天到他家托钵的比丘:「尊者,我想要修习慈心禅。首先,我应该对谁修习慈心?」这位比丘回答:「善信,首先,你应该将你最亲爱的人,作为慈心禅修的目标。」 然后,在晚上当他准备修习「慈心禅」时,他洗了澡且穿上新的衣服,礼佛之后,他观想佛陀的德行。之后,他坐在他的房间,他非常舒适的坐着且寻找着慈心目标,「我最爱的人是谁?」之后,他想到他最爱的人是他的妻子,因此,他认为慈心禅修目标必定是他的妻子。因此,他对他的妻子修习慈心,祝愿他妻子的健康快乐:「愿她幸福快乐,没有怨恨……」等等。刚开始,他觉得他的慈心修习到达了某种的程度,接着,慈心变得越来越微弱,且转变成另一种形式,当时他已经无法再继续禅坐时,于是,他站了起来。 但是他的房间门已经锁上了,他完全忘记了。注释书又说,于是,他不断敲打墙壁。但注释书在这边便停住了,并没有描述后来的发展。 因此,注释书说,这就是为何你不应该以单一的异性来培育慈心。 但我的学生修习慈心禅时,可以很成功地对异性培育慈心,他们在对异性修习慈心是很成功的。 一位银行的女主管来到中心修习,她向公司请了三个月的假,她首先修习毗婆舍那禅两个月之后,她接着修习「慈心禅」,且一个接着一个对他们个别修习慈心。注释书中说,首先,你应该对你的老师,或与老师有相同德行的人修习慈心。之后,对你亲爱的人修习慈心,接下来是中间的人,然后,是厌恶的人。但是,你必须将慈心培育得很好,直到你的心变得柔软、温顺,以便你可以很容易地针对任何人修习慈心。如此之后,你才可以换到另一个人。然后,我指导她对这些人,一个接着一个地,修习她的慈心。 大约修习二十天的「慈心禅」之后,我告诉她,「现在,妳应该针对对你有敌意的人修习慈心。有任何讨厌你的人吗?」她想起那位年长的主任,总是找她的麻烦,所以,她不喜欢那位主任。我告诉她,修习慈心给那位主任。她做了!而且也成功了!我要她祝愿这位主任健康快乐,在心中培育慈心,修习一个星期之后,她做到了!之后她便回家了。一天,她回到中心告诉我:「令人尊敬的禅师,在我禅修之前,那位主任从不曾来过我家。在我密集禅修期间,他来到我家,而且问我哥哥,我好不好之类的话。他来过我家两次。当我回到办公室,他脸上充满了笑意。他不再找我的麻烦,而且给予我很大的协助。」 注释书中提到,异性不应该作为慈心禅修的目标。然而,不只是她(银行的女主管),其他的三、四位禅修者,也对异性成功地修习慈心。因此,我判断那注释书说的是:在你未熟练「慈心禅」之前,你不应该对异性修习慈心。但是,如果你已经能够精通「慈心禅」之修习,你可以对任何人修习慈心。 注释书也提到,不应该以亡者为修习慈心的对象。然后,它也提到,如果将亡者为修习慈心的对象,禅修者可能无法达到「近行定」或「安止定」。因此,亡者不适合来作为培育「特定的慈心禅」的目标。不过,在「不特定的慈心禅」中,这位亡者可能投生在另一个世界,或许在天界、梵天、或人间。因此,他也包含在你所修习的一切众生之中。注释书中说的,只是「特定的慈心禅」。 注释书中,提及一位年轻比丘的故事,他以戒师为修习慈心的对象。当这位年轻的比丘培育慈心时,祝愿住在远方的乡村戒师的健康快乐,但他的心无法在目标上专注得很好。他反覆地尝试,却徒劳无功。最后,这位年轻的比丘去找一位住在附近的阿罗汉长者比丘求教原因。他向这位长者比丘提出他的问题。这位长者比丘说,「请去寻找这个对象」就这样,年轻比丘去到戒师所住的村子,才知道他的戒师已经过世了。注释书说,这就是为什么,他无法在「慈心禅」中专注,因为他的对象已经过世了。 那么,什么人可以作为「慈心禅」的第一个目标呢?注释书中说,第一个慈心禅的目标应该是你的老师,或像老师一样受人尊敬的人。「慈心禅」应以这様的人作为第一个禅修目标。你选择这様的人,将慈心修习给他,祝愿他的健康快乐──「愿我的老师(或这位善知识)幸福快乐,没有瞋恨,没有危险和痛苦;愿他成功。」如此,渐渐地,你可以很容易地,且大量地培育内在的慈心。你需要一次又一次的反复修习,因此,你才能成功地将心专注在禅修的目标上,且达到初禅或二禅等等。 愿你们所有的人正确地了解「慈心禅」的技巧和利益,且试图在心中培育慈心;以「慈心禅」的定力为基础,尽你最大的努力修习毗婆舍那禅,达到你的目标。 注释书中提到,慈心禅的第一个目标,应该是老师,或是具有像老师德行的人。令人尊敬,且具有戒、定、慧和清净的心。这样的人,应作为特定慈心禅的第一个目标。因为,你对他的恭敬是因为这个人的德行及宽容之心,让你可以很容易地培育内在的慈心,针对这个人修习慈心。 然而,注释书也提到,首先,你应该先对自己修习慈心,如此祝愿着:「愿我没有身心之苦,愿我快乐,愿我幸福,愿我远离危险,愿我没有痛苦,愿我没有瞋恨」,如此, 你应该以自己为例先对自己修习慈心大约一、两分钟。只有在这之后,你再对老师或尊敬的人修习慈心,在心中祝愿着:「正如我想要远离所有的苦,也愿我的老师(或这位善知识)没有任何的苦;正如我想要远离瞋恨,因此,也愿我的老师(或这位善知识)远离瞋恨;正如我想远离痛苦,正如我想远离危险,因此,也愿我的老师(或这位善知识)远离危险」等等。但是,过了一、两分钟后,你应该放下以自己为例的句子「正如我想要远离瞋恨」,而继续祝愿:「愿我的老师远离瞋恨,远离危险,远离一切痛苦,远离身心之苦」等等,将慈心修习给这位老师或令人尊敬的人。 你不应该尝试去想象,这个对象的脸或身形。它可能会出现或不出现在你的心中,然而,你不应该在心中尝试想象。因为,想象他的脸或身形,并不是很重要。重要的是,感受心中慈心的生起,去观想这个人的德行,并且祝愿他幸福快乐,这才是重点。有时候,如果尝试去想象着,禅修的目标——这个人,你发现非常的困难,因此,你更努力地去尝试,试了一次又一次。这样,你会因为非常的努力,而变得十分疲惫。修习「慈心禅」应该会让你快乐、清明、安祥、平静和安定的。但是,在这时,因为无法观想出这个人,所以你变得懊恼、疲倦和沮丧。因此,你不需要去观想出这个目标,也就是这个人,这并不是很重要。 然而,有时目标这个人可能会出现在你心中,这样也可以。但是,如果之后,这个人的脸或身消失了,这也不要紧,真正重要的是,在你内心充满慈心的感受。因此,无论你在心中有没有观想到他的影像,都不重要。你应该做的,就只是去感受内在的慈心,去观想这个人的德行和祝愿他快乐、幸福和成功等等。因此,就是依照这种方法,培育对这个人的慈心。 这个人可能和你在同一所寺院,或者,他可能住在离你很远的村子或小镇,但这都没有关系。你所需要做的,只是对他修习慈心,祝愿他健康快乐。渐渐地,你的心越来越能专注在禅修的目标上──即这个人的健康幸福,如此一来,你会感到快乐、清明、纯净和轻安。当这种感觉变得越来越强烈时,你的身体可能会平静或轻安,这种感觉是非常轻柔的。有时候,你可能会起鸡皮疙瘩的感觉;有时候,你可能会觉得身体覆盖着一条浸泡过冷水的柔软毯子,此时,你会觉得清凉、平静和清明。有时候,甚至在这样的热季──如四月或五月,在这个禅修阶段的禅修者会披上一条毯子,因为他们觉得很冷。因此,对西方人来说,在热季中,修习「慈心禅」是最好的,不需要再去美妙或东支避暑。(这些地方在缅甸较高的地区,气候凉爽宜人。) 修习「慈心禅」二十天之后,有些禅修者就会有这样的感觉──他们的定力非常的好,当一坐下来,定力就立即生起。有时,他们可以观想「慈心禅」的对象,他们观想出禅修目标——这个人正在微笑。有时,这个人正对着他们说话,因此,他们也会回应这位正在微笑的人或微笑的脸。不自觉的,在禅坐中的禅修者也会微笑,连旁观者也可看出他正在微笑。有时,禅修者会知道自己正在微笑,且被其他人看见他的样子,而感到难为情,所以,就改变了脸部的表情。你看!如果你看见一张微笑的脸,你也会想要微笑。这是因为,微笑的脸会散发一些力量给你,影响你的心,让心也想要微笑,接着,你也会跟着微笑。 这是注释书在描述十一种「慈心禅」的利益中提到的。那时,在「契大拉巴塔寺」,有一位年轻的比丘正在修习「慈心禅」。之前,他在一个地方住了四个月,过了四个月之后,他移到另一个地方,接着又住了四个月。他在每一个地方只住四个月。最后,他到了这一个地方──契大拉巴塔寺,他同样也住了四个月。当四个月结束后,隔天他就要离开那个地方。当天晚上,他在修习行禅,在行禅小径的尽头,有一棵树,巴利文称为Manirukkha,当他正在行禅时,听见一名男子哭得很大声,于是,他问道:「是谁在那边哭泣啊?」这位无形的人,对他说:「尊者,我是一位住在这棵树上的天神,是我在哭泣。」「你为什么要哭泣呢?」「因为您明天就要离开,到别的地方了,因此,我觉得很伤心。」然后,这位天神继续说:「在您来这里,住在这里之前,所有这附近的天神们彼此斗争、争吵,根本不融洽,一点也不安祥。但是,自从您来到这里,住下来之后,所有的天神们都彼此相亲相爱,我们大家生活的非常快乐,没有争吵、没有斗争。因此,尊者,我请求您,请继续住在这里,利益这四周的天神。」 这是注释书提及修习「慈心禅」的利益──修习「慈心禅」的禅修者会被天神和人们所喜爱。为什么呢?因为他的心是清净和安祥的,这会影响到他脸部的表情,他的脸色是发亮、慈祥、微笑、平静和安定的。因此,每个人也会被这股慈心影响,而拥有慈心。这就是为什么,这些天神们会彼此相亲相爱,没有争吵、没有斗争的原因。所以,在恰宓禅修中心也一样,这里没有争吵、没有斗争,是因为你们所有的人都在培育慈心。在雨安居期间,有三个月的时间,每个布萨日(四个布萨日,在阴暦的每个月的第8、14(或15)、22和最后一天),所有在这个中心修习的禅修者,包括来受戒的人和学生,都要修习慈心禅,来培育慈心,遵守九戒和素食。你知道第九项戒律是什么吗?第九项戒律就是修习「慈心禅」。因此,在这中心的每个地方都充满着慈心的感觉,所以,你微笑了。 这位年轻比丘的名字是卫萨卡,他应天神请求,便继续住在「契大拉巴塔寺」,不只这位天神,其他的天神也请求他继续住下来。所以就留在那里。又过了四个月,当他再次想要离开到另一个地方去,同样地,在他离开的前一天晚上,很多天神来找他,哭泣着请求他,继续留在这里。结果,他在那里住了一辈子,无法迁移到另一个地方。由此可知,「慈心禅」是多么有影响力,能让过去彼此争吵不休的每一位天神,变得团结、快乐与安祥,不再有斗争或争吵。 一旦你心中拥有大量的慈心时,心将会变得平静集中、敏锐、宁静、安定、柔软和温顺。这时候,你应该更换另一个不同的人来做为禅修目标,但是,在这之前,你必须将慈心持续不断地修习给同一个人──即你的老师。今天、明天或三四天,一直等到你感觉到轻安和安祥。这时,你才更换到另一个禅修目标,另一位在同一等级的人,也就是,一位正如你的老师,同样受人尊敬或敬爱的人,具有戒定慧德行的人。接着,持续祝愿第二位令人尊敬的人的健康快乐,一旦你内心拥有相同的感觉──平静、安祥、轻安等等时,便可以再更换到另一个人──即在令人尊敬的等级中的第三个人。如此,你的目标应该从令人尊敬的等级中的一个人换到另一个人,直到大约十人为止。 一旦你觉得专注、快乐、喜悦、轻安和安祥时,你便达到禅定境界中的初禅、二禅和三禅。在初禅中,你的心具有五种禅支:寻、伺、喜、乐、心一境性。但是,在这个阶段,观照的心还没稳定,因为它拥有「寻」和「伺」。当通过了初禅,你会放下「寻」和「伺」二种禅支,只会感觉到「喜」、「乐」和「心一境性」这三个禅支。在二禅中,你的心变得更轻安、更稳定和坚固。在通过二禅之后,你会放下喜。达到三禅时,心中只有「乐」,以及「心一境性」两个禅支。 「喜」就是Piti,这「喜」不是平静,造成心摇摆不定,身体也会摇晃。当舍弃「喜」的时候,你已经到达了三禅的阶段。这时,你的心更加稳定、平静和安定。有时,你可能会觉得好像四周无人,你独自感受着喜悦和安祥,这就是三禅。即使只是,将慈心修习给第一个等级的人,你也可以到达三禅。之后,你应该更换你的目标到第二等级的人──即是亲爱的人。将你亲爱的人做为禅修的目标,但是因为还没有达到较高层次的慈心经验,这不应该放在之前的阶段。心还是脆弱的。如果这时,你将慈心修习给你所爱的人,如你的妻子、异性,你可能会感到心烦意乱的。有时,你可能会想要捶打墙壁。因此,在这个阶段的禅修,你不应该将慈心修习给异性,他必须是同性的。然后,你将慈心修习给第二等级中的人,一个接着另一个。 有时,在一次的禅坐中,你可将慈心修习给一位在第一个等级的人,约五或十分钟,之后转换到一位在第二等级中的人,约十或十五分钟,之后再转换到第一等级的另一个人。这样使慈心禅的修习更有趣,且能非常快乐地培育慈心。同样地,那些已经成就「奢摩他」禅修并证得禅那的修习者,他能够在禅那中转向自在。有时,心还可得到超自然能力、神通。 继续第二等级的人,大约十人为止,你可以接着修习第三等级──即中间者,一个接一个地培育慈心。之后,修习第四等级──厌恶的人,这时,你已经能够对这个厌恶的人修习慈心了,因为,此刻你慈心禅的修习已经成熟了。这已是一个高层次的慈心修习,你可以将慈心修习给厌恶的人,而不会再有忿怒,只有充满慈心(metta),有时会感到非常的开心,因为在开始修习「慈心禅」之前,每当你一想到这个人,内心的愤怒便油然而生,你在内心里对他生气。然而,现在到了「慈心禅」的这个阶段,你对他不再感到任何忿怒,只有慈心,这就是成就「慈心禅」的修习了。 接着,你可以在一坐中,修习慈心给四个等级的人,与这些等级可以交替着修习。然后,如果你能够做到,感受轻安、安祥与平静,随意更换慈心禅的对象。那么,你不同的顺序,慈心修习慈心给这些人。当你感到安祥、轻安和专注时,就可以破除「界线」。这个「界线」就是──你心中界定的「你是我亲爱的人,你是我厌恶的人,你是我的敌人」,这些存在心中的界线。 如果,有一个强盗来到这里,要我们交出一个人,来献祭给他的天神,以祈求能够抢劫成功。「你们其中的某一个人必须跟我来,我把你献祭给那棵树上的天神。谁要跟我来?」这时,如果你的慈心已经达到成功的高层次的阶段,你不会说:「带走他,带走他们吧。」;相反地,你会说:「不,你不能带走任何人,告诉你的天神,我不会牺牲任何人的。」这意味着,你已经破除这些等级的「界线」,例如:「我、你、厌恶的人、或喜爱的人」,这之中已经没有界线了,这称为Sima sambheda。Sima是界线,sambheda是破除。注释书中提到,如果能够「破除界线」,你便达到了某些程度的禅定。但是,注释书保守的说到:「在完全和圆满地培育出对这四个等级的慈心后,可以确定的是,你已达到了「近行定」。」实际上,我们也可以说,你也到达了禅定──安止定。相信在这点上,不会引起争议的。 这是培育「特定的慈心禅」,不仅如此,当你界定禅修目标在大一点的范围。例如,一个村子或小镇,一个州、国家,这也是属于「特定的慈心禅」。例如:你对缅甸人修习慈心,或对美国的克林顿区的人先修习慈心,这都是「特定的慈心禅」。我们也可以针对不同的方向修习「特定的慈心禅」,你可以将慈心修习给,比如说,东方、西方、南方和北方的人们,这些也是「特定的慈心禅」。到底有多少方向可以让我们可以修习慈心呢?一共有十个方向。哪十个方向呢?北方、南方、东方、西方、东北方、东南方、西北方、西南方、下方、上方。当你对这些方向修习慈心后,便可以将慈心修习给世界上所有的众生,这就是「不特定的慈心禅」。在这样的情况中,心能够很成功地专注,因为,你的慈心禅正已经达到高层次的阶段。因此,你可以将慈心修习给所有的众生,这就是「不特定的慈心禅」。 慈心的注释 注释书中提到,如果,禅修者修习「慈心禅」达到这种程度的定力,便称为近行定,接近禅那或安止定的定力。如果他继续修习「慈心禅」,就能够非常快速地达到禅那或安止定。首先,他会先进入初禅的阶段,接着是二禅、三禅。 奢摩他的禅修者,可达到四种禅那或安止定。或是五个阶段的安止定。如果我们以四个阶段的禅那来看,那么初禅的禅支有:「寻」、「伺」、「喜」、「乐」、「心一境性」。当你到达初禅时,定力不像其它较高的三个禅定的定力那么深和有力,因为它还包含「寻」、「伺」 。在这时候「寻伺」的并不像一般人所认为的是想,而是指一种心理的状态──即一种指向或引导心去朝向禅修目标的心理状态,这样的心理状态就是「寻」。当观照心跑出去或游蘯时,其中一种包含在观照心中的心理状态是「寻」──它是非常明显的状态,因为它会引导心、或将注意力指向禅修目标。「伺」(vicara)是另一种与心力同时生起的要素,它会持续将观照心指向禅修目标,因此,心就不会游蘯。依着「寻」和「伺」的力量,心会渐渐地专注在禅修目标上,当定力更深时,心也就逐渐地变得平静、安祥和安定。之后,由于专注在禅修目标上的深度定力,你会感觉到一种非常轻柔的喜悦。这深度的定力──即是「心一境性」。在初禅中,因为有「寻」和「伺」同起在专注的心中作用着,定力并不很深固。「寻伺」的性质是,在某种的程度上会造成心摇晃。 当你继续不断地培育慈心,修习慈心给所选定的禅修目标的人。渐渐地,定力变得更深和有力,心也能深入地专注在「慈心禅」的目标上。在这个阶段的定力中,已经没有了「寻」和「伺」,因此,定力变得愈来愈深且更强大。这阶段的定力里,包含着「喜」(piti)、「乐」(sukha)和「心一境性」(ekaggata),这就是二禅的「安止定」。然而,「喜」并不是很稳定,也不够坚固,在某种的程度上心仍然会动摇、晃动。当你继续修习时,定力变得比在二禅中还更深,几乎完全地专注在目标上。因此,在这阶段的禅定,不会有「喜」的感觉了。接着,就进入三禅,在三禅的定力中有「乐」和「心一境性」。 当你继续更精进地修习,定力就会变得愈来愈深,而且愈来愈有力。这时候,观照心会完全地专注在目标中,此刻,定力达到了最高的程度。心不会再动摇、晃动,它变得相当的宁静、平静、安祥和轻安,没有任何的干扰。因此,在这阶段的禅定中,禅修者不需刻意努力,将心专注在禅修目标上。心会自动地专注在禅修目标上,就好像禅修者不需付出努力一样。「舍心」会在四禅中生起,而「乐」消失了。没有「乐」的感受,是因为在这阶段的禅修者,既不感觉到快乐,也没有不快乐,这是由于,他拥有了「舍心」的性质和深度的定力。慈心是祝福所有众生幸福快乐或是一种不自私的爱。然而,拥有「舍心」时,你不会对任何众生怀有慈心的感觉。因此,「慈心禅」的禅修者无法达到四禅的阶段。因四禅包含了「舍心」和「心一境性」这两个禅支。因此,「慈心禅」的禅修者,只能达到较低的三个层次的禅定。一旦成功地培育了慈心,你的身体就会有一种很轻柔的喜悦和快乐。你越是培育慈心,就拥有越多这种轻柔的喜悦和快乐,但仍无法进入四禅,因为,四禅中有「舍心」和「心一境性」两个禅支。 经过密集禅修结束后,你在日常生活可以从早到晚,都培育「慈心禅」。因为,它可以将你的敌人转变成朋友;将负面的想法改变成积极的想法;将负面的情绪变成乐观的情绪。 这是理论上的禅定。禅修结束之后,如果你热切地修习,不难得到实际的经验。 回向 愿一切众生幸福安康快乐!远离一切忧、悲、苦恼! 愿法界一切众生 具慧眼 得正法 离苦得乐。 愿一切众生分享此功德,愿一切众生 同沾法益! 萨杜! 萨杜! 萨杜! 愿正法久住! 欢迎助印 如欲赞助助印者, 与恰宓禅修中心莫比禅修群联系. 地址:CHanmyay Yeiktha Meditstion Centre Satipathtam Road,Shansu Hmawbi Myanmar 电话:0095-1-798393250 95-1-620321(Hmawbi)
이미지를 클릭하면 다음이미지가 보여집니다.
1 /
[필수입력] 닉네임
[필수입력] 인증코드 왼쪽 박스안에 표시된 수자를 정확히 입력하세요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