조글로카테고리 :
나의카테고리 : 주제론문
(론문) 신 유학효론---림국웅
2012년 08월 05일 11시 37분
조회:5237
추천:0
작성자: 백화상조
新儒學孝論
林国雄
一、绪言
荀子礼论说:「礼有三本:天地者生之本,先祖者类之本,君师者治之本。」而易说卦指出:「天地定位,山泽通气。」易序卦又指出:「有天地然后有万物,有万物然后有男女。」易系辞下再指出:「天地之大德曰生。」所以,天地者生之本,确实合理。而先祖者类之本,君师者治之本,则易于直接理解。我国还以天地君亲师五者为人类之至尊者,故并举之以示崇敬。其中先祖与父母同为类之本,即天地君亲师中的「亲」〔方克立〕。
董仲舒春秋繁露基义说:「君为阳,臣为阴;父(母)为阳,子(女)为阴;夫为阳,妻为阴。」〔赖炎元〕其中,君臣系属上面治之本的一个范畴,父母子女或简称的父子系属上面类之本的一个范畴,夫妻则系与上面类之本密切相关的另一个范畴。而阴阳,一般是指元气(注1)中相互分立的两种基本势力,或事物相互分立的两个方面。老子第四十一章就以「万物负阴而抱阳」,最先说明阴阳的普遍性。系辞则提出了「一阴一阳之谓道」(注2),对阴阳的相互分立、相互依存,相互转化,作了意义上的概括〔方克立;王立德〕。
邵雍皇极经世观物外篇说:「阳不能独立,必得阴而后立,故阳以阴为基;阴不能自见,必得阳而后见,故阴以阳为唱。」阳常居于实位,阴则常居于虚位。阴阳且可相辅相成。此外,大国阳,小国阴;有事阳,无事阴;伸者阳,屈者阴;上阳下阴;男阳女阴,兄(姐)阳弟(妹)阴,长阳少阴,达阳穷阴;制人者阳,制于人者阴;客阳主阴,师阳徒阴,言阳默阴,予阳受阴,动阳静阴;诸阳者法天,诸阴者法地。这些都是中华文化中重要的阴阳之大义。
而上面的「先祖者类之本」,当然高祖父母、曾祖父母、祖父母、及父母亦为类之本。而母亲的父母(外祖父母)、祖母的父母(外曾祖父母)、外祖父的父母、外祖母的父母、曾祖母的父母(外高祖父母)、祖母的祖父母,祖母的外祖父母、外祖父的祖父母、外祖父的外祖父母、外祖母的祖父母、外祖母的外祖父母,在宗法关系下一般并不列为狭义的「类之本」,但仍可列在广义的「类之本」之下。「父为阳,子为阴」,当然,父母为阳,子女为阴。「夫为阳,妻为阴」,类推结果,当然父为阳,母为阴;祖父为阳,祖母为阴;……。
在上面「类之本」的各种关系中,其最重的基础当然就是家庭。家庭是由婚姻、血缘、或收养而产生的亲属间的共同生活组织。婚姻是家庭产生的前提,家庭则是缔结婚姻的结果。家庭的性质、职能、形式、结构、以及与它相联系的道德观念,常随生产方式的变化而有所变化。而家庭道德是调整家庭成员间关系的道德原则和规范,包括孝悌、尊老爱幼、男女平等(注3)、夫妻和睦、勤俭持家、邻里团结等。家庭就处于人的社会性与自然性的连结点,还直接承负生育的功能。
而孝的原意为子女对父母的敬重、奉养、和服从,始见于西周文献,并以祭祀先祖为华人之孝的基本规定,且视「不孝」为元恶。春秋末孔子就提出「孝悌也者,其为人之本欤」,又引「君子笃于亲,则民兴于仁」、「慎终追远,民德归厚」来加以说明。孟子离娄上甚至说:「不孝有三,无后为大」(注4)。孝经更倡导「以孝治天下」。时至今日,如何以新儒学的观点来重新看待孝道,将是本文之旨趣。
二、孝道的一般概况
道教崇尚自然,敬天法组,以两仪为教徽,奉三清、玉皇为最高之尊神,以三清掌教,以玉皇掌天地水三界(注5)威权。祖师传谕,道门弟子,须当积善修德,劝忠劝孝。虚皇天尊所命初真十戒(注6),第三戒为不得淫邪败真,秽慢灵气,当守贞操,使无缺犯;第四戒为不得败人成功,离人骨肉,当以道助物,,令九族雍和;第九戒为不得不忠不孝、不仁不信,当尽节君亲,推诚万物。道门弟子另有行持「忠孝仁信和顺」的六字真诀,其中「民族、血统、祖宗、尊亲,孝也」。由此可之,道教对孝道之重视程度,并不亚于儒教〔徐荣〕。
醒世文谈孝道,强调亲情的伦常关系,并不是「你若重它十六两,后代儿孙还一斤」,亦不是「他养我小,我养他老」,而是「父母不亲谁是亲,不重父母重何人?」不过,前两个以功利来劝孝,后一个以血缘来谈孝道,虽有其切身性,圈子还是小了些,并不如从摄智归仁的人性明善处来谈孝道。不过,醒世文也重视诚意正心的本源功夫,让动机与行为作有机的结合,如「大斗小秤(买进用大斗占便宜,卖出用小秤占便宜)吃甚素,不孝父母斋甚僧」,无诚意而只是外在机械性地供奉神明(注7),也是不会得到良好的报应。醒世文所反映的,是民间孝道常有的意识形态,可作为社会进一步改进的出发点〔郑志明〕。
醒世文所谈的孝道;还有「千两黄金万两银,有钱难买父娘身,在堂父母百年稀,生时不孝死徒悲」、「在生之时不敬重,死后空劳拜孤坟」、「在家不可言相激,一旦抛离更不回,要见面时难得见,要他归时难得归」、「枕上谗言不可听,顺妻逆母也逆天,纵然姑嫂有不着,也须看看父母面」、「妻子言语为圣旨,不念父母亲情重,未娶妻前真孝顺,各娶妻后多冤愆(注8)」等各种说法。也许更冷静地想一想,自己的父母都不亲,还有谁亲;父母生我养我育我,吃尽苦头把我拉拔大了,请问谁能给我们这样的大恩大德?所谓知恩图报,第一个要报答的,当然是父母〔刘汉铨〕。
中华民族的文化和国家,建立在家庭的基本道德上,且孝道为社会道德的根本。例如,如何善护家庭天伦之乐,如何教育子女,如何孝敬父母,如何节约喜庆筵宴,如何俭省丧葬排场,如何让子弟知道择善避恶,如何注重科技又不忘做人之道,如何使青年摆脱心灵的空虚迎向灿烂有意义的人生,如何教导青年与神明与祖先沟通,如何在祖宗牌位前每日上一炷香,如何充实二十四孝新的时代内容,如何在过年贴春联,如何过元宵赏花灯,如何清明扫墓(注9)与祭祖,如何端午划龙舟,如何中元普渡(注10),如何中秋千里共婵娟,如何重阳登高望远,如何守望相助。许多传统文化固有的孝道美德,都是值得再好好提倡的〔道教会;编辑部〕。
孝的观念早在西周时已经产生和流行。孝的观念产生,基于两个条件。一是基于血缘而产生的「亲亲」关系,这是人类一种古老的感情,包括对祖宗神的崇敬,祈求祖宗保佑后代,此种亲亲之情后来成为维系「孝」的感情纽带,而使家族繁荣绵延。另一是个体家庭经济的形成,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家庭中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出现,没有这种权利与义务关系,便无所谓「孝」的道德规范,有了个体家庭,一般的夫妻及其子女构成一个独立的经济单位,大家在经济上相互依赖,父母有抚养子女的义务,日后并可以有要求子女奉养的权利,孝的观念便由此而产生〔沈善洪等1985a;查昌国〕
和孝的起源相联系,孝的内容有两种形态,一为对在世父母的孝,一为对去世父母、先祖的追孝。子女之所以应孝,至少是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。对已死父母及先祖的追孝,是孝的延伸和扩大,表示子孙们继承祖先的志业,将使后代繁荣昌盛,绵延下去,确信祖宗能在冥冥之中保佑他们。
孝可以是子女以其对父母充满活力的感谢之情,使其父母获得欢娱。孝也常离不开养,养则是相等地适用于子女对他们上了年纪的父母的自然秉性。父母作为子女仿效的榜样,所维系的常还有他们的祖先。子女常能听到有关他们祖先德行的生动描述,这是代代相传的程序。父母亦常有炫耀自己子女成就的欲望。如果一个孩子的成就是其父母造成的,那肯定也是孩子自身的,因而保持身体的健康,获得婚配,再培养下一代的孩子等,也满足了子女们自身在幸福、地位、以及某些掺杂道德超越的连续统一体方面的某些欲求〔墨子刻〕。
在中华文化中,儒有孝经,佛有孝论;儒说孝即是礼,佛言孝即是戒;儒以孝为百行之首,佛以孝为至道之宗。儒家讲孝道,但其孝常取决于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。佛教从「一切众生,皆有佛性」出发,助世行孝,更认为一切众生皆我父母,是对血缘关系的某些超越。儒佛孝道在血亲之爱及天地之则(天经地义)上的理论根据是相同的;在生事之孝及死后之孝的基本内容上是相同的;在赡养父母、淳厚风俗、及弘道济世的社会功能上也是相同的。或许更贴切地说,随着佛教的中国化,佛教孝道也有着其不可避免的儒学化〔许宁〕。
孔子说孝道是一种人性,一种自然情愫。西方文化则强调个人独力发展,故血缘关系、家庭观念淡薄,只是将孝的内涵渗透在人文文化中。不过,热爱祖国、尊重人、爱人、孝敬父母、扶助弱小仍是全人类共有的最美好之品德,也是中西孝道共有的内涵。对老师如同父母一样看待,也是一种孝道。「师徒如父子」,「一日为师,终身为父」。西方人也同样尊敬老师。西方的文学作品,也有许多关于孝道的内容,如李尔王、董贝父子、双城记、高老头、局外人〔叶继宗〕。
成都二仙庵太上老君说报父母恩重经中,海空智藏问:「信徒等秉受发肤,皆因父母,父母恩深,无由报效……」太上老君答:「若孝悌者,一家之中,老少安乐,天人钦仰,神明守护,子孙相承,孝慈不断,招感孝顺,以为其子。若不孝者,世世相继,一门之内,总是冤家,虽为父子,甚于仇敌,招五逆以免其儿。父子兄弟,各财异食,同园别业,共田分谷,隐藏珍馔,吃食如偷,虽是人形,不如禽兽,神明不佑,天下轻欺。一生所为,诸不吉利,死入地狱(注11),受一切罪。苦毕受报为百劳鸟,供羽能飞,共时其母。百劫之后,讹生人中。聚集五逆诸不孝缘,共为父子,更相残害。死生忧苦,轮转无穷。」〔二仙庵1995a;福井文雅〕
太上老君续说:「夫人生世,父母为亲。非父不生,非母不养。是以天地覆荫寄托母胎,气识相凝,怀娠十月萦妊胞重,坐卧失常,岁满月充,诞育之候,其母恐怖;性命惙然恻怛心神忧丧,产孕之日,内触外触苦痛交切,失声号叫,受大苦恼,匍匐战惧,骇愕惊嗟。乃至生已,手摩其顶墬于草上,呱呱号啼,安藏被褥侧身三月。常怕为邪魔之所浸害,饥时需饭,非母不哺;渴时须饮,非母不乳。计饮母乳,八斛(注12)四升。千日提携,遮益尘垢。推干就湿,及年长大。……横簪向头,为索妻妇,情爱偏重。其母转疏,私房之中,共相笑语;父母年老,气力渐衰。终朝至暮,不来省问,独守空房,犹如外客;少衣少食,饥冻切身,手脚胼胝(手足皮厚)。耳聋眼暗,单床飘薄,度日如年。」
「身既尪羸,多饶虮虱,蚊虻噆体;通夕不寐,长吟叹息,何罪之有,生此不孝之子。柱杖呼唤,低头下气,欲伸所欠,未尽前言。其儿兴声,瞋目骂詈,回头却退,扶壁而归。捶胸自非,流泪目肿,连声喝苦,不如早亡。母告儿言,汝初小时,非吾不育;饮食遮蔽,非吾不养。怀汝十月,如携重担;气息奔喘,剧于走驰。或时寒热,坐卧不安。腹皮折裂,心胸填满。发落形瘦,不能饮食。临生产时,逆前一月,常怀忧怖,恐要相离。或有时安,或有时患。当生之日,命如风烛。四肢百脉,以及五脏,或如刀割,或如钩牵。或热如火,或冷如冰,比当解离,或生或死。尽世间苦,口不能述。」
「既得生已(顺利生下婴儿),喜惧交集。诸苦诸痛,更不可堪。三年携抱,日夜不离,眠时少时(睡得少,吃得少)。视儿气色,呼吸饥渴。或有疾病,父母心痛。为子忍苦,口不能食。心口干燥,万种求福。黄金白银,衣服玩具,心念子可,无所吝惜。念汝小时,东西随我(走到哪里,跟到哪里),不离寸步。食亦随我,眠亦随我,一旦无我,终日不食。一夜无我,啼哭不眠。如何长大,忽成冤对。今虽有汝,不如本无。付之于天,幽冥(注13)当鉴。愿我早过(逝),与汝相离。奈何奈何!」尔时,太上老君说斯事已,即现神变,令此大地一切震动。于震动中,忽见北方地狱之内无数众生,足践刀山,手穿剑树,拔出其舌,铁针刺之,酷痛号哭。身体脓烂,孔孔之内,患皆流血,大小狼籍(注14),流曳楚毒(苦痛)。
于是海空智藏肃寒毛竖,流泪呜咽上启太上老君曰:「斯之罪魂,何罪令尔?」是时太上老君告海空智藏言:「斯罪人也,生不慈孝,违弃父母,诽谤三宝(注15),侮慢出家。今之受报,涂炭何极!日趣长远,无可如何。」尔时太上老君,仍说偈(ㄐㄧˋ)言:「善善自会善,恶恶归恶根;生前不慈孝,死后报何恩?苦哉萦苦痛,往返十八门;非吾三赦日,何事暂蒙颜。」
尔时,太上说此偈已,大众悲号流泪不止。便即抬手弹指,于弹指中,即令大众回顾视盼于南方。即见南宫天堂之内,善男女等,威仪庠序,华容挺出。天厨百味,珍玩无有穷者。恣形妍盛,娱乐自在。海空智藏欢喜,重自道言:「不审此人,承何福对?得处天堂,衣服自然,受此快乐。」尔时,太上老君答海空智藏言:「此人生时,至心慈孝,供养父母,礼敬三宝。布施持戒,信重出家,令受福庆,果报(注16)无穷。」是时,太上老君仍说偈曰:「前缘至孝慈,供养礼无违;敬信于三宝,无期福会归。天堂里容曳,福祉高巍巍;斯乐今无极,由来福庆随。」
尔时,太上老君说斯偈已,叹息良久,告海空智藏言:「善哉善哉!父母恩重,昊天(天之泛称)罔极。呜呼慈母,云何可报。吾忆前世,诞于洪氏胞,凝神琼胎之府。积三千七百年,逮至上皇(注17),重胞李母。阴阳数极,八十一年,思报母恩。至今劫期,犹恐不复。何况子等凡流之辈,而不报恩。竭力尽心,尚亏礼敬。况犯上事,而有差违。诸教戒中不宣其目,三十六部不着斯言,千圣万圣谁不遵教。况子学道,而不报恩,汝等众人,深宜笃志,外行孝养,内蕴宏慈。粉骨縻身,亦不能尽。」接着,此经续有请福祈恩、拔度先祖(拔荐先亡灵魂而超度)、名报父母养育之恩的提倡。
二仙庵的玄天上帝(注18)说报父母恩重经、关圣帝君(注19)昭明翊汉天尊说反本报恩经、洞真部(注20)的太上真一报父母恩重经、元始洞真慈善孝子报恩成道经,对孝道也有各种相似的开导。元始洞真慈善孝子报恩成道经中更说:「下世男女,修吾孝道,与道同德。既同德已,与道同光。既同光已,与道同真。既同真已,与道同身,既同身已,与道同神。既同神已,与道同变。既同变已,与道同寿。既同寿已,与道同有。既同有已,与道同无。既同无已,无处不无。无处不无,亦无处不有。无处不有,寂寥虚豁。无处不无,随心应变。」〔二仙庵1995b,c;洞真部2000a,b〕。
三、孝经中的孝道
认识中华文化中的孝道,离不开孝经。孝经是藉由孔子与曾参之问答,揭明孝道及孝治之深义。汉书艺文志指出,夫孝,天之经,地之义,民之行。举其大者,故称孝经。吕维祺孝经或间指出,孝经何为而作?是为阐发明王以孝治天下之大经大法而作。孝经论孝,大抵在立身、行道、德教、治化上说,非只为曾参解答,盖为天下后世之君天下者而解说的。孝经之教,乃诸善百行之根本〔慈惠堂〕。
孝经开宗明义指出:夫孝,德之本。系至德要道,以顺天下,民用和睦,上下无怨。教之所由生,身体发肤,受之父母,不敢毁伤,孝之始。立身行道,扬名于后世,以显父母,孝之终。夫孝,始于事亲,中于事君(上司),终于立身。诗经大雅(注21)说:「无念尔祖,聿修厥德」,岂不追念你的祖先,好好地积功累德。
孝经依据视野之大小,依序有天子(今称总统)章、诸侯(今可称管辖区域较大的地方父母官)章、卿大夫(今可称管辖区域较小的地方父母官)章、士(今称事务官)章、及庶人(今称人民)章。
天子章说,爱亲者不敢恶于人,敬亲者不敢慢于人。爱敬尽于事亲,而德教加于百姓,行于四海(四方、天下),盖天子之孝。书经吕刑篇的甫刑说:「一人有庆,兆民赖之」,为天子的人,孝行有了好报,全国的人民都会效法。久而久之,百姓都沾了光,孝行都有好报。诸侯章说,在上不骄,高而不危。制节谨度,满而不溢。高而不危,所以长守贵。满而不溢,所以长守富。富贵不离其身,然后能保其社稷,而和其民人,盖诸侯之孝。诗经小雅小宛篇说:「战战兢兢,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」,才能上为天子办好事,下为人民造好福利。
卿大夫章说,非先王之法服(先王制定或同意而合乎社会礼仪的衣服),不敢服(穿)。非先王之法言(先王教导或赞同而合乎人际礼法的言语)、不敢道。非先王之德行(先王倡导或接纳而合乎人伦盛德的行事),不敢行。是故非法不言,非道不行。口无择言(所说的话要合于人际礼法,所以出口说的都是好话,并没有什么好坏可选择),身无择行(所做的事要遵守人伦道德,所以做事都是做好事,也没有什么好坏可选择)。言满天下无口过,行满天下无怨恶。法服、法言、德行三者备,都讲求齐全而做到,然后能守其宗庙(注22),此卿大夫之孝。诗经大雅烝民篇:「夙夜匪懈,以事一人」,服从上司一人,奉公尽责〔沈善洪等1985b〕。
士章说,资于事父以事母,而爱同。资于事父以事君,而敬同。故毋取其爱,而君取其敬,兼之者父(事奉父亲的道理,是爱敬兼全)。故以孝事君则忠,以敬事长则顺。忠顺不失,以事其上(上司),然后能保其禄位,而守其祭祀,盖士之孝。诗经小雅小宛篇说:「夙兴夜寐,无沗尔所生」,每天勤劳所做的事都要不辱没了祖宗与父母,才不愧人的一生。庶人章说,用天之道,分地之利,谨身节用,以养父母,此庶人之孝。故自天子至于庶人,孝无终始,而患不及者,未之有。孝道是无始无终,无穷无尽,永恒存在的大道理,谁想要做,谁都能做得到。若忧虑力量做不到,就不是尽孝了〔慈惠堂〕。
接下来,三才章说,夫孝则天之明,因地之利,以顺天下。其教不肃而成,其政不严而治。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,是故先之以博爱,而民莫遗其亲。陈之以德义,而民兴行。先之以敬让,而民不争。导之以礼乐,而民和睦。示之以好恶,而民知禁。孝道是天经地义,三才一贯,原是人的性情所公有的,不用学习,自然就能。顺着性情去教化,好比顺水推舟,是很容易的了。诗经小雅南山说:「赫赫师尹,民具尔瞻」,周朝尹氏太师(注23)是个孝道纯全威名显赫的人,民众知道了全都要信服他,看着他,效法他。
孝治章说,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,不敢遗(忽略)小国之臣,而况于公侯伯子男?故得万国之欢心,以事其先王。治国者,不敢侮于鳏寡,而况于士民?故得百姓之欢心,以事其先君。治家者,不敢失于臣妾(属下),而况于妻子?故得人之欢心,以事其亲。夫然,故生则亲安之,祭则鬼(祖先)享之。是以天下和平,灾害不生,祸乱不作。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,如此。诗经大雅仰之篇说:「有觉德行,四国顺之」,这就是天子用至高的德行,至要的道理,顺引天下四方的人心,德化治理的恢宏效果。
圣治章说,天地之性,惟人为贵。人之行,莫大于孝。孝莫大于严父,严父莫大于配天,则周公其人。昔者,周公郊祭后稷以配天,宗祀文王于明堂(注24)以配上帝,是以四海之内,各以其职来祭(天下诸侯都各尽其职份前来参与祭祀)。故亲,生之于其膝下,为人子女者以养父母日严。圣人因严以教敬,因亲以教爱。圣人之教不肃而成,其政不严而治,其所因者本(所根据的是其本源)。父子之道,天性,君臣之义亦然。父母生之,续(传宗接代)莫大。君亲临之,厚莫重(莫不重视)。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,谓之悖德。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,谓之悖礼。以顺则逆(在上位的人拿顺应天理的事不做,反而去学逆拂天理的事),民无则(教化民众就无从取用法则了)。
不在于善(领导人不在爱亲敬亲的美德上以身作则),而在于凶德(反而在不敬不爱的凶德上去忤逆上天),虽得之(就是侥幸得为领导者),君子(因不能长久)不贵。君子则不然,言思可道,行思可乐,德义可遵,作事可法,容止可观,进退可度,以临其民。是故其民畏而爱之,则而象之(可做人民模范,人民可以观摩学习)。故能成其德教,而行其政令。诗经曹风鸤鸠篇说:「淑人君子,其仪不忒」,善人君子的威仪是以爱亲敬亲做为根本,因而是一点也没有差错的。
纪孝行章说,孝子之事亲,居则致其敬,养则致其乐,病则致其忧,丧则致其哀,祭则致其严(年节祭拜追思,须克尽思念诚意,双亲生前言语动作笑貌如在眼前)。居养病丧祭五者都能作得完备,才算是能事奉双亲的孝顺儿女。事亲者,居上不骄,为下不乱,在丑不争(在无情的人群里要戒除争竞之心,不能争吵打骂)。居上而骄,则亡。为下而乱,则刑(接受法律制裁,甚或遭受天谴)。在丑而争,则兵(遭受兵刃之害,互相残杀)。骄乱争三者不除,虽日用三牲之养(天天进用三牲肉食奉养),犹为不孝。
五刑章说,需要执行古代刺墨、割鼻、截足、阉割、及斩首五种刑罚所属的犯罪法条已有三千多,而罪莫大于不孝。人民的一身,是君王护卫之,圣人教化之,双亲生养之。要是用武力胁迫要求君王接受自己的要求,眼里没有尊长及君王的存在,就是无上。要是用言语毁谤圣人,反对其行道救世,不遵法教,眼中没有法纪,就是无法。要是用行为毁谤孝道,诽谤行孝的人,眼里看不起父母,就是无亲。无上、无法、无亲,此大乱之道。
广要道章说,教民亲爱,莫善于孝。教民礼顺,莫善于悌。移风易俗,莫善于乐。安上治民,莫善于礼。礼者,敬而已。故敬其父,则子悦。敬其兄,则弟悦。敬其君,则臣悦。敬一人(恭敬上头的一个人),而千万人悦。所敬者寡,而悦者众,此谓之要道。广至德章说,君子之教以孝,非家至而日见之(不必家家户户都躬亲造访施教,也不必天天去看人人所做的事,才算教化)。教以孝,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母者。教以悌,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姊者。教以臣,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主者。诗经大雅泂酌篇说:「恺恺君子,民之父母」,非至德,其孰能顺民,如此其大者。
广扬名章说,君子之事亲孝,故忠可移于君。事兄悌,故顺可移于长。居家理,故治可移于官。是以行成于内,而名立于后世。孝悌兼全的人,先完成于内而后再通达于外,移孝作忠,工作负责尽职,出仕作官当能有政绩表现,自然就能扬名于后世。谏诤章说,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,虽无道不失其天下。诸侯有争臣五人,虽无道不失其国。大夫有争臣三人,虽无道不失其家(注25)。士有争友,则身不离于令名。父有争子,则身不陷于不义。故当不义,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,臣不可以不争于君。故当不义则争之。从父之令,怎能配称尽了孝道呢!
感应章说,昔者明王事父孝,故事天明。事母孝,故事地察。长幼顺,故上下治。天地明察,神明彰(天地生化万物的道理既明,且能克尽孝道,则神明主宰感其至诚,当能降幅佑助,将愈彰显孝道效能)。故虽贵为天子,必有尊,因为他还有父母亲。必有先,因为他还有哥哥姊姊等比之更先出生者。宗庙致敬,不忘亲。修身慎行,恐辱先(恐怕行为有过失,羞辱了祖先)。宗庙致敬,鬼神着(敬奉祖先的道理也就更加彰显)。孝悌之至,通于神明,光于四海,无所不通。诗经大雅文王有声篇说:「(孝悌之至)自西自东,自南自北,无思不服(四海人民没有人不想悦服)。」
事君章说,君子之事上,进思尽忠,退思补过,将顺其美,匡救其恶,故上下能相亲。诗经小雅隰桑篇说:「心乎爱矣,遐不谓矣(尽心去敬爱君王上司,人虽在远处,还不能说远)。中心藏之,何日忘之(敬爱出于至诚,永久藏在心中,何日能忘。)」丧亲章说,孝子之丧亲,哭不偯(一ˇ,哭余声),礼无容,言不文,服美不安,闻乐不乐,食旨不甘,此哀戚之情。三日而食,教民无以伤生,毁不灭性(哀毁心情不能太过),此圣人之教。丧不过三年,示民有终。为之棺椁衣衾而举之,陈其簠簋(祭品)而哀戚之。擗踊(捶胸顿足)哭泣,哀以送之。卜其宅兆,而安厝之。为之宗庙,以鬼(祖宗)享之。春秋祭祀,以时思之。生事爱敬,死事哀戚,生民之本尽,死生之义备,孝子之事亲终(有圆满的终结)。
孝经以德摄行,以行显性,以性摄教。其三才章,复摄用归体,明天地人总为一体。于其理一中可见分殊,于其分殊中亦可见理一。孝道顺人之性,即顺天地之性,故其教不肃而成,其政不严而治,犹天地之自然成化。体必具用,故以德摄行。用能显体,故以行显性。而全体作用,故以性摄教。且孝经特别突显出孝为德之本。中庸说:「唯天下至诚,为能尽其性。能画其性,则能尽人之性(可指孝)。能尽人之性,则能尽物之性。能尽物之性,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。可以赞天地之化育,则可以与天地参矣!」〔马一浮〕
孝是发乎人心之不能自已者,只此便是天道之不息,故曰天之经。忠可移于君,顺可移于长,治可移于官,只此便是地道之承天,故曰地之义(注26)。以此顺天下,推而放之四海而皆准,无所不通,只此便是人道之法天地者,故曰民之行。以佛义通之,孝为德本是法性(注27),故谓天经;教所由生是缘起,故谓地义;终于立身是具足法智二身,故谓民行〔马一服〕。
郑玄说,孔子因诗书易礼乐春秋六经各讲了一个方面,怕后人不知根源,所以作孝经来总会。而汉人必须通过孝,来维系宗法血缘的纽带,且以孝治天下。故孝经包含着人伦之大本,穷理之要道,其文虽不多,而立身治国之道,尽在其中,清初学者姚际恒经过详细考证,否认孝经是孔子或孔子的弟子所作。梁启超认为,孝经之名,孔子时并未曾有。其书发端之仲尼居,曾子侍,安有孔子著书而作此称谓?〔沈善洪等1985c〕不过,一般仍认为,孝经以孔门后学所作说,较为合理〔中视文化公司〕。
四、新儒学孝论
新儒学系统论〔林国雄1992a,b,1993,1994a,b,c,d,1995,a,b,c, 1996a,b,
1997a,b,1998a,b,1999a,b,2000,2001a,b,c,2002a,b,2003a,b,2004a,b,c,d,
2005,a,b,2007;蔡渊辉2005a,b〕的思想源头主要在太极图说〔周敦颐〕。不论太极图说或新儒学系统论,均太极动而生阳;动极而静,静而生阴;静极复动;一动一静,互为其根;分阴分阳,于是两仪立焉。
就孝论来说,从家庭的形成处切入,将是个很好的出发点。婚姻是家庭产生的前提,是社会认可的配偶安排,用以形成夫妻关系。若将家庭看成一个小太极,家庭形成后夫为太极中之阳仪,妻为太极中之阴仪,夫妻同居,共图创立家庭。婚姻可用以建立所生子女之合法地位,可给予配偶包括居住、性行为、家务操作、财产等之权利,可为所生子女建立共同基金,可与配偶之亲属相联结而产生更广的亲属关系,可获得夫妻关系之公开承认。婚姻是男女之相当稳定而持久的结合,还与生育子女密切关系〔龙冠海〕。
理想的夫妻,应该是和谐无间,百年偕老。不过,依太极阴阳之关系,只要能从对方求得基本需要之满足,则婚姻之基本功能仍在。婚姻之主要动机有三:一为经济,二为子女,三为爱情。动机之实现即为婚姻之成功。一般认为构成成功婚姻之要素有九:一为感情融洽,二为生育子女,三为夫养家,四为妻持家,五为家庭收支平衡,六为民主,七为社会参与,八为获得社会赞扬,九为一夫一妻。夫妻双方的互相调适,特别有助于婚姻的成功。依据中华文化的观念,结婚乃是个人为社会及家庭所应负之责任,而生育子女则为其应尽之义务。礼记即规定,合二姓之好,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。
母亲的卵子与父亲的精子会合而受孕,在子宫发育,常怀孕期满,婴儿可脱离母体,独立生活。在子女出生后,父母即予扶养哺育,使其长大。父母子女的关系,于是发展出家庭太极中父母之新阳仪、子女之新阴仪。子女非父不生,非母不养。怀孕期间,母亲坐卧失常,产孕之日,内触外触苦痛交切,失声号叫,匍匐战惧,骇愕惊嗟。如今医学进步,这些痛楚皆有所缓和,但也只是缓和而已。养育期间,父母常怕子女为邪魔之所侵害,饥时需饭,非母不哺;渴时须饮,非母不乳;千日提携,维持身体之健康整洁;推干就湿(包尿布,除大便),及年长大。
其后黄金白银(今使用货币),衣服玩具,父母心念子女可,无所吝惜,食随父母,眠随父母。父母更送子女进学校接受教育,望子成龙,望女成凤之心也是非常普遍,父母所付出之辛劳自不待言。父母辛劳之付出,还须有家庭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,于是社会为比家庭小太极更大之太极,父母产生稳定经济收入之活动为阳仪,社会其他各色各样的经济活动为相应的阴仪。子女进学校接受教育,当然也演进出与家庭小太极相似之学校小太极,此时师生关系中的师居阳而生居阴。在家庭生活及学校生活的各种物资劳务之需求中,每一种物资劳务之供需亦各别形成一小太极,需求面居阳而供给面居阴。
从经济关系来说,家庭内的夫妻一般是平等的,生活上各种物资劳务的供需一般也是平等的。但是在子女扶养长大成年而可以真正独立之前,父母在经济关系上一般只有对子女的付出,所以由于这种体谅,子女须对父母敬重和服从;父母年老体衰后,子女则更需予以奉养;这些敬重、服从、和奉养,就是孝的原意;这些父母子女的关系也就是人类得以生生不息,并谋求发展的最重要基础。在这些关系中通常父母慈而子女孝,慈通常只有当下之意义,故被有意无意地隐藏起来,而孝则能产生出其生生(注28)不息绵延不绝之动力,故孝在中华文化中一直特别被突显出来。
在西周文献中,已出现以奉养父母、祭祀先祖为孝的基本规定,这是孝的原意之扩大,也用以形成宗法(注29)制度。诗大雅既醉即说:「孝子不匮,永赐尔类」。西周时并已视不孝为元恶大憝(ㄉㄨㄟˋ,恶,怨),当刑之无赦。盖若不孝者,世世相随,一门之内,总是冤家,虽为父子,甚于仇敌;父子兄弟,各财异食,同园别菜,共田分谷,隐藏珍馔,吃食如偷,虽是人形,不如禽兽;更有甚者,还可能更互相残害。由孝与不孝的对比中,我们更能看出孝在人类生生不息发展中之重大意义。
不论太极图说或新儒学系统论,均无极生太极,其后彼此两仪互动,故无极而太极。另外,太极本自无极,即道。由于太极内阳变阴合,而生水火木金土,所以无极之真,二(阴阳)五(木火土金水)之精,妙合而凝。妙合增益。干道(注30)成男,坤道(注31)成女。因为已逝去的祖先所归之无极与现在子孙家庭之太极,可以有着阴阳两仪之互动,所以西周时早已把祭祀先祖作为孝的基本规定。此时,在世子孙的阳仪与已逝祖先之阴仪所形成的太极,是一个比家庭小太极更大的「类之本」小太极。
孝经庶人章说,用天之道,分地之利,谨身节用,以养父母,此庶人之孝,这就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孝道。孝经进入士章,毋取其爱,君取其敬,兼之者父,故以孝事君则忠,以敬事长则顺,忠顺不失,以事其上,然后能保其禄位,而守其祭祀,盖士之孝。此士之孝已进入祭祀祖先的扩大孝道中了。
若再进入卿大夫之孝、诸侯之孝,天子之孝,于是春秋末孔子能说:「君子笃(厚,忠诚老实)于亲,则民兴于仁」、「慎终追远,民德归厚」,更进一步扩大孝的尊亲之义。在卿大夫的采地食邑中,卿大夫居阳,采地食邑的所有其他人居阴。在社稷中,诸侯居阳,社稷内的所有其他人居阴。在天下中,天子居阳,天下的所有其他人居阴。卿大夫尊亲祭祀祖先,就易于治理其采地食邑;诸侯尊亲祭祀祖先,就易于治理其社稷;天子尊亲祭祀祖先,就易于治理天下。
论语为政说:「今之孝者,是谓能养,至于犬码,皆能有养,不敬,何以别乎?」其实,有形的养与无形的敬也是一种新儒学阴阳两仪之良性互动对待。务必要敬养兼具,才是最基本的庶人之孝。荀子子道主张「从义不从父,认为从父母命应以使父母安、父母荣为宜,反对把孝之从父命」绝对化,这是对无违父志、服从父命的合理修正。其实孝居阳、义居阴,也应有一种新儒学两仪之良性互动对待。由于孝义兼具,吕氏春秋孝行览才能说:「夫孝,三皇五帝(注32)之本务而万事之纲纪也。」
两汉魏晋时,孝成为三纲之一大德目,确定父母为子女纲,并引孝入律。至宋以后,更有「父要子亡,子不得不亡」的训条,被理学家进一步绝对化为天理之必然,见程氏遗书,此种愚孝之孝道已经走得太过头了。孝经进入士章、卿大夫章、诸侯章、天子章,忠孝一般都是相随的,士章有「以孝事君则忠,以敬事长则顺,忠顺不失,以事其上」,卿大夫章有「夙夜匪懈,以事一人」,而忠君之扩大就是忠于百姓,于是诸侯章有「保其社稷,而和民人」,天子章有「德教加于百姓,行于四海」。由家庭进入社会国家之后,其实忠居阳,孝居阴,忠孝亦应有其新儒学两仪之良性互动对待。
孝经三才章说,夫孝则天之明,因地之利,以顺天下,所以孝道还应遵循自然及社会的各种客观规律。孝经的孝治章、圣治章、孝行章、五刑章、广要道章、广至德章、广扬名章、谏诤章、感应章、事君章,所论者皆为孝道之扩大,故(孝、治)、(敬亲、威仪)、(孝道、不骄乱争)、(孝道,不无上无法)、(孝、悌乐礼)、(孝,至德)、(成于内,达于外)、(孝,谏诤)、(孝悌,神明)、(进,退)等亦皆宜有其新儒学阴阳两仪的良性互动对待。
不过,老子道德经第十九章说:「绝圣弃智,民利百倍;绝仁弃义,民复孝慈;绝巧弃利,盗贼无有。」第十八章又说:「大道废(客观规律性消失),有仁义;智慧出,有大伪;六亲不和,有孝慈。」此乃圣智仁义都是非常高远的,孝慈民利则都是非常切身而具体的,由于圣智仁义的高远,假圣假智假仁假义对于一般人来说,反而不易辨别出来。六亲不和的六亲,可指父母兄弟妻子,可指父子兄弟夫妇,可指「父子、兄弟、姑姐、甥舅、昏媾、姻亚(妻父曰昏,重婚曰媾,壻父曰姻,两壻相谓曰亚)」,可指「外祖父母、父母、姊妹、妻兄弟之子、从母之子、女之子」,亦可指「父、子、从父昆弟、从祖昆弟、曾祖昆弟、族昆弟」,因为有孝与不孝的对比,所以六亲不和有孝慈,自易于体会。
因而,(圣居阴,孝居阳)、(智居阴,孝居阳)、(仁居阴,孝居阳)及(义居阴,孝居阳)亦皆宜有其新儒学两仪之真正的良性互动对待,俾使假圣假智假仁假义无其可以藏匿的空间,这亦是孝治天下所应思及者。
孝经提倡以孝治天下,因为孝为德之本,所以孝治就是一种德治。西周提出以德配天,强调君子要加强道德修养,对人民要明德慎罚,施以德教,已有德治的萌芽。论语为政说:「为政以德,譬如北辰,居其所而众星拱之。」又说:「导之以政,齐之以刑,民兔而无耻;导之以德,齐之以礼,有耻且格。」孔子强调德治(孝治),并不主张废除刑罚杀戮,而是反对不教而杀、不戒视成。
不论孝治、德治、或圣治,其作为都比较偏重人治。人治的根本特征是君王至上,朕即国家,春秋繁露立元神即说:「君人者,国之本也」。国家的治乱系于君主一人的道德和行为,人存政存,人亡政亡。人治特别强调德治(孝治),也重视以法治民,更有像唐律那样一套完备的法律,甚至主张法不阿贵,但君主则超越在法律之上。人治把德治(孝治)的实现,寄托于德位一体的圣王,常不免因此而不切实际。
与人治相分立的是法治。法治则关注法律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和价值。现在的法治一般以人民民主或人民主权(注33)为核心。因而,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,且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。政府国家则置于人民的有效监督之下。在中国历史上,法治与德治之争,法治所讲的主要是刑法。现在的法治,人民的自由平等权利得到充分的尊重与保护。法治主张法律至上,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。在法治下,法律具有绝对至高无上的地位,排斥特权(注34)的存在,宪法及法律不是保障个人权利的渊源,而是其结果。
因为民为邦本,本固邦宁,故一般认为,德治(孝治)是基于民本而实现邦宁的关键。孟子提出「民为贵,社稷次之,君为轻」,认为得天下在于得民,得民在于得其心;而要得民心,就应施仁政德治(孝治)。孔子强调,君主本人要身正,以为人民的道德表率。其身正,不令而行;其身不正,虽令不从。国家的法治、政策要有利于人民,所欲与之聚之,所恶勿施;要制民之产,省刑罚,薄税敛,深耕易耨(耕,除苗秽)。孔子主张富而教,反对不教而诛。孟子主张在不饥不寒下,谨庠序(注35)之教,申之以孝悌之义,从而人人亲其亲,长其长,而天下太平。董仲舒还提出,教化立而奸邪皆止;教化废而奸邪并出,刑罚不能胜〔朱贻庭〕。
法治的优点一般是其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,也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。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,法治与德治,从来都是相辅相成,相互促进。法治属于政治建设,属于政治文明;德治(孝治)属于思想建设,属于精神文明。依法治国,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,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去实际治理国家;以德治国,就是建立与市场经济、法律体系相配套的思想道德体系,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和风尚,营造高尚的思想道德。
由此可知,德治(孝治)与法治亦具有其新儒学两仪之互动对待,德治(孝治)居于阳仪,而法治则居于相应的阴仪。经由本节的推论,孝的概念架构之示意大致可以绘之如右:
五、结语
本文经由孝道的一般概况、孝经中的孝道之顺序探讨,然后以新儒学系统论进入孝论的陈述,终于完成了孝论的一些阴阳理解架构。
批注
註 1: 元气的意义是:一作为宇宙终极本原的原始物资,鹖(ㄏㄜˊ)冠子及王符潜夫论采此观点。二作为天地本原的混沌物质,是宇宙演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,亦即太易、太初、太始、太素中「太初者,气之始也」的元气阶段。三指天地间之元气。四指人体内之元气。五指一切生命物质基础的元气,王充论衡采此观点〔方克立〕。
註 2: 王夫之认为,道在氧化过程中起着主持和分剂的作用,分剂指阴阳双方的位置关系和力量对比关系,主持是指将作用相反的阴与阳结合起来的一种亲和力〔方克立〕。
註 3: 平等意指无差别、等同。
註 4: 于礼不孝有三事:一为阿意曲从,陷亲于不义;二为家贪亲老,不为禄仕(不工作赚钱);三为不娶无子,断绝先祖的祭祀。三者之中,无后为大〔林尹等〕。
註 5: 道教所称三界有三:一为以时间来说的宇宙无极界、太极界、现世界;二为以空间来说的天界、地界、水界;三为以道境来说的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〔李叔还;张志哲〕。欲界指深受各种欲望支配、煎熬的生物所居之处。色界指粗俗欲望已经断绝的地方。无色界指既无欲望又无形体的生存者居住的地方,已经断绝了任何物质性(色)的东西。三界亦可用以指天堂、人间、地狱〔方克立〕。
註 6: 虚皇天尊初真十戒文,规定凡初入道者,不分出家或在家,均须受此十戒:一为不得不忠不孝不仁不信,二为不得阴贼潜谋害人害己,三为不得杀生(杀人),四为戒淫邪,五为不得败人成功离人骨肉,六为不得毁贤扬己,七为不得饮食酒肉(交酒肉朋友),八为不得贪求无厌,九为不得交游非贤,十为不得轻忽言笑。一般应先受皈依戒和老君五戒后,方许受以上十戒〔张志哲〕。
註 7: 神明是神之有灵者,书经说:「至治馨香,感于神明」〔李叔还〕。
註 8: 愆(ㄑㄧㄢ)指过、差失、罪、恶疾。
註 9: 扫墓是祭扫先人之墓。清通礼说:「岁寒食及霜降节,拜圹茔,届时素服诣墓,具酒馔,及芟剪草木之器,周眂(ㄕˋ,视)封树,剪除荆草,故称扫墓。」亦有生者于中元日、十月朔等节日,到墓前祭拜死者的活动,诸如献供品、焚冥钱、给坟墓培土、用土块压纸钱于坟顶等。清明扫墓的习俗,今仍沿袭〔李叔还;张志哲〕。
註 10: 道教以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,是地官大帝诞辰。该日地官降下,定人间善恶。道庙则日夜诵经、济度,饿鬼囚魂亦得因而解脱。该日,一般人家多持斋,荐奠祖先,抚孤判斛,屠门(关门)罢市,放灯于河中照冥〔李叔还〕。
註 11: 地狱指地下阴府之牢狱,用以治人死后之罪魂。灵宝经说:「北罗酆有十二大地狱,由十殿冥王领之。」〔李叔还〕
註 12: 斛(ㄏㄨˊ)是十斗,今制五斗曰斛,十斗曰石。
註 13: 幽冥即地下阴府。
註 14: 狼籍是纵横交错不整之貌,恶声散布亦复似之,与狼藉同。狼籍亦有行为无法纪之意。
註 15: 玉清天宝君、上清灵宝君、太清神宝君为道教的三宝,尊为最高之神。又有以学道的要旨道宝、经宝、师宝,尊为三宝者。另有以人身之精气神为修养性命之三宝。还有以慈俭让为立身行道之三宝〔李叔还〕。
註 16: 果报即因果报应。道教认为,若种下善因,则报得善果;若种恶因,则报恶果,譬如种瓜得瓜、种豆得豆。
註 17: 上皇即天皇。上古以天皇、地皇、人皇为三皇。不过尚书大传以燧人、伏羲、神农为三皇;白虎通以伏羲、神农、祝融为三皇;春秋运斗枢以伏羲、神农、女娲为三皇;史记以天皇、地皇、泰皇为三皇;尚书序以伏羲、神农、黄帝为三皇〔李叔还〕。
註 18: 玄天大帝乃元始化身,太极别体。上三皇时下降为太初真人,中三皇时下降为太始真人,下三皇时下降为太素真人。其后,托胎化生于净乐国王善胜夫人之腹。生有奇表,及长至武当山,潜形炼气,后功圆行满,白日飞升。至周武王伐商纣时,玄帝化现荡魔,大奏肤功,玉皇上帝封为玉虚师相玄天大帝〔李叔还〕。
註 19: 关圣帝君即关羽,秉性忠直,与刘备、张飞在桃园行结义,情同兄弟。初守下邳,为曹操所败。刘备奔袁绍,关羽为曹操所执!曹操礼之甚厚。关羽斩袁绍将颜良以解曹操危!曹操表奏封关羽为汉寿亭侯。关羽乃尽封所赐,辞奔刘备。后关羽守襄阳,定益州,督荆州,威震一时。孙权用了吕蒙计,袭破荆州,关羽遂被害。民国三年与岳飞合祀武庙〔李叔还〕。
註 20: 洞真部为三洞之一。道藏经分三洞:洞真部为元始天尊所流演,洞玄部为太上道君所流演,洞神部为太上老君所出。洞指通,即通达玄妙之意〔李叔还〕。
註 21: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,编成于春秋时代,有谓由孔子删定,但近人多疑之。基本上是西周初至春秋中期的作品。分为风雅颂三大类。雅分大雅、小雅,计105首,主要是卿大夫贵族的献诗,多用于宴乐、歌颂、或反映政治得失〔中国书局〕。
註 22: 宗庙是天子、诸侯、卿大夫祭祀祖先的地方。在家天下的时代,祭祀宗庙的事是国家大典。祭祀宗庙之事,也是孔子的教学内容之一。祭祀宗庙之目的,是示民有事、教民追孝〔中国书局〕。
註 23: 太师是三公(太师、太傅、太保)之最尊者。殷纣时箕子为太师,周武王时姜太公、周成王时周公亦皆任之。其后,历代皆置之〔林尹等〕。
註 24: 明堂是明政教之堂,古时祀上帝、祭祖先、朝诸侯、养老尊贤,凡关于重大典礼者,必皆于明堂举行之,是古代政教合一的大本营〔李叔还〕。
註 25: 家是古代卿大夫的采地食邑〔中国书局〕。
註 26: 天经地义也是春秋时郑子产对礼的看法。礼,上下之纪,天地之经纬,亦即认为礼是天地的永恒法则〔方克立〕。
註 27: 法性与真如、实相、法界、涅盘等属同等涵义,主要指现象的本质、本体。方法虽异,然作为万法之体的「性」则不变,故叫「法性」。小乘佛教多不言,大乘佛教则盛论之,然大乘各派对法性的内容,又有不同的解释〔方克立〕。
註 28: 生生是指生育之仁德。易系辞上说:「日新之谓盛德,生生之谓易」,已含有赞扬阴阳生育之仁德的意思。
註 29: 宗法的中心内容是教忠教孝,强调君君、臣臣、父父、子子。而且父子有亲、君臣有义、夫妇有别、长幼有序、朋友有信,并在此基础上确立起三纲五常。君为臣纲、父为子纲、夫为妻纲是三纲,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规范是五常。三纲五常正式提倡于两汉。朱熹还把三纲五常纳入天理的轨道〔朱贻庭〕。
註 30: 干道指干之功能,能够无须外力,自然开通万物。
註 31: 坤道指坤之基本性质。干道健,坤道顺。阴阳变化的结果,在人则生成男女,在动物则生成雌雄牡牝,在易则生成坎离震巽艮兑〔吕绍纲〕。
註 32: 五帝可指东方青地灵威仰、南方赤帝赤熛怒、中央黄帝含枢纽、西方白帝白招拒、北方黑帝叶光纪;亦可指黄帝、颛顼、帝喾、帝尧、帝舜〔李叔还;张志哲〕。
註 33: 人民主权是指人民是国家的主体,国家的一切权力是人民赋予的,国家主权属于人民。人民主权是民主政制之本质。人民主权说最初由鲁索(J.J. Rousseau,1712-1778)创立,以其社会契约论为基础。人民的公意在国家中就表现为最高权力,而主权就是公意的具体体现。杰弗逊(Thomas Jefferson,1743-1826)继承和发展了鲁索的人民主权思想。人民主权的一切权力来自国民,国民只能通过代表,行使其权力〔朱贻庭〕。
註 34: 特权(privilege)是指国家法律上允许的特殊权利,例如可以享有豁免捐税、减免刑罚等种种特权。元朝时,将人民分为蒙古人、色目人、汉人、和南人四种,分别实行种族特权和种族歧视政策,在遴用官吏和科举、刑罚上都有所差别〔朱贻庭〕。元代通称西方各异族之民为色目人,盖色目相异,不常闻见。另外,蒙古称辽金人为汉人,称宋人为南人。
註 35: 庠序是地方所设之学校。殷曰序,周曰庠。至汉时,乡曰庠,聚曰序,皆教化之宫、养老之处、以详礼义序长幼之所。
参考文献
1. 二仙庵(1995a),「太上老君说报父母恩重经」,新儒学经济思想的开拓,慈惠堂,114-118页。
2. 二仙庵(1995b),「玄天大帝说报父母恩重经」,新儒学经济思想的开拓,慈惠堂,119-120页。
3. 二仙庵(1995c),「关圣帝君昭明翊汉天尊说反本报恩经」,新儒学经济思想的开拓,慈惠堂,121-124页。
4. 方克立(1994),中国哲学大辞典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。
5. 中华文化公司(1999),世界辞典百科全书。
6. 中国书局(1994),孔子文化大辞典。
7. 王玉德(2003),「试论汉代文化的重要特点之一:重视孝道与孝经」,孝感学院学报,23卷4期,65-68页
8. 朱贻庭(2002),伦理学大辞典,上海辞书出版社。
9. 沈善洪与王凤贤(1985a),「孝的产生和发展」,论道,慈惠堂出版社,536-541页。
10. 沈善洪与王凤贤(1985b),「孝经的非法不言,非道不行」,论道,慈惠堂出版社,542-543页。
11. 沈善洪与王凤贤(1985c),「历代对孝经评述的变化」,论道,慈惠堂出版社,544-545页。
12. 李叔还(1979),道教大辞典,巨流图书。
13. 吕绍纲(1992),周易辞典,吉林大学出版社。
14. 周敦颐(1978),周子全书,台湾商务印书馆。
15. 林尹与高明(1985),中文大辞典,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。
16. 林国雄(1992a),「论因果与机率,并归结至阴阳思想之知识化生理论」,第九届国际易学大会,夏威夷希洛,1-53页。
17. 林国雄(1992b),「儒学阴阳两仪观念与经济活动」,儒学与法律文化,复旦大学出版社,76-84页。
18. 林国雄(1993),「经济计量时归纳逻辑机率之涵义与测量,因缘和合论及易理之运用」,交大管理学报,13卷1期,77-108页。
19. 林国雄(1994a),「新儒学经济思想的开拓」,大易集要,齐鲁书社,218-240页。
20. 林国雄(1994b),道德真经及其圣义,慈惠堂。
21. 林国雄(1994c),「预期效用的概念演化与计数属性,新儒学经济思想及因缘和合论之运用」,社会科学战线,1994年4期,29-37页。
22. 林国雄(1994d),「论矛盾」,第一届中国文化与企业管理学术会议,台南,1-29页。
23. 林国雄(1995a),「春秋繁露中的五行思想」,孔学研究,1辑,268-285页。
24. 林国雄(1995b),「新儒学经济思想的三才诠释」,太极科学,10辑,13-26页。
25. 林国雄(1995c),「金钱价值的两仪论」,交大管理学报,15卷1期,59-76页。
26. 林国雄(1996a),「论有无与场」,交大友声,354期,70-73页。
27. 林国雄(1996b),「新儒学经济思想的五行解说」,面向新世纪的中国管理,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,3-24页。
28. 林国雄(1997a),「老子道德经的仁义思想」,宗教学研究,1997年4期,15-20页及72页。
29. 林国雄(1997b),「政府所为何事的新儒学经济思考」,交大管理学报,17卷3期,147-174页。
30. 林国雄(1998a),「论道」,宗教学研究,1998年4期,15-20页。
31. 林国雄(1998b),「经营变量中五行相生致中和之力,以食品业为例」,中华管理评论,2卷1期,1-12页。
32. 林国雄(1999a),「论中和与均衡」,云南师范大学学报,1999年4期,85-91页。
33. 林国雄(1999b),「由新儒学四象结构剖析制造业厂商的会计信息(上、下)」,今日会计,77期,102-108页;78期,67-86页。
34. 林国雄(2000),「论规则与权威」,孔学研究,6辑,553-572页。
35. 林国雄(2001a),「新儒学经济活动中五行始生之序」,华人管理本土化之开拓,游汉明编,乐文书局,321-352页。
36. 林国雄(2001b),「产业与企业经营变量的卦象诠释」,2001年科技与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,台北,605-612页。
37. 林国雄(2001c),「企业经营因果链条的构建理性」,中华管理学报,2卷2期,43-68页。
38. 林国雄(2002a),「新儒学的文字符号逻辑」,第三届东亚符号学国际会议,武汉,1-27页。
39. 林国雄(2002b),「新儒学知识论」,新儒.新新儒,东方文化与国际社会的融合,文史哲出版社,137-189页。
40. 林国雄(2003a),「论核四释宪案的司法伦理」,暨大学报,7卷1期,59-82页。
41. 林国雄(2003b),「新儒学忠恕之道」,东亚社会及其伦理价值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,北京,8-28页。
42. 林国雄(2004a),「新道家与新儒学」,2004年海峡两岸首届当代道家研讨会,武汉,1-34页。
43. 林国雄(2004b),「新儒学因果论」,根在河洛,大象出版社,640-689页。
44. 林国雄(2004c),「新儒学组织论」,中华企业资源规划学会论文集,103-117页。
45. 林国雄(2004d),台湾政治文化发展的趋向,交通大学经营管理研究所,1-42页。
46. 林国雄(2005a),「新儒学土地论」,第九届科际整合管理研讨会,台北,1-18页。
47. 林国雄(2005b),论新儒学经营的道天地将法,交通大学经营管理研究所,1-33页。
48. 林国雄(2006a),「论道不同,不相为谋」,世界经济文汇,2006年6辑,31-47页。
49. 林国雄(2006b),「新儒学系统论」,新儒学经营管理学报,3辑,1-58页。
50. 林国雄(2007),「论制造业普查数据的新儒学信息功能」,新儒学经营管理学报,4辑,149-209页。
51. 洞真部(2000a),「太上真一报父母恩重经」,论中和与均衡,慈惠堂出版社,207-208页。
52. 洞真部(2000b),「元始洞真慈善孝子报恩成道经」,论中和与均衡,慈惠堂出版社,209-213页。
53. 查昌国(2003),「论西周孝尊祖敬宗抑制父权」,史学理论研究,67-77页。
54. 徐荣(1978),「道教徒信誓简述」,道教选论,竹山慈惠堂,19-21页。
55. 马一浮(1995),「从孝经释三才」,新儒学四象五行之混析与义利之辨,慈惠堂出版社,97-106页。
56. 许宁(1999),「儒佛孝道之比较」,论道,慈惠堂出版社,459-468页。
57. 张志哲(1994),道教文化辞典,江苏古籍出版社。
58. 道教会(1975),「呼吁提倡家庭孝道与节约」,西王金母信仰与天山瑶池圣地之研究,慈惠堂,406页。
59. 叶继宗(2002),「中西孝道之比较」,简单回归逻辑之基本思考,慈惠堂出版社,493-498页。
60. 慈惠堂(1993),「孔子孝经及其今义」,西王金母圣略之注释,177-200页。
61. 福井文雅(1992),「三教调和论与父母恩重经」,新儒学价值论,慈惠堂出版社,480-484页。
62. 墨子刻(1996),「中国家族的人文理论」,新儒学四象五行之混析与义利之辨,慈惠堂出版社,254-262页。
63. 郑志明(1990),「醒世文要点醒什么?」,西王金母信仰与皈依传度之研究,慈惠堂,313-316页。
64. 刘汉铨(2001),「醒世文今读」,微观消费理论的新儒学诠释,慈惠堂出版社,436-445页。
65. 编辑部(2003),「孝与中元法会」,香港道讯,41期。
66. 赖炎元(1987),春秋繁露今注今译,台湾商务印书馆。
67. 蔡渊辉等(2005a),「新儒学决策结构之一:阴阳系统论」,新儒学经营管理学报,1辑,266-303页。
68. 蔡渊辉等(2005b),「新儒学决策结构之二:五行系统论」,新儒学经营管理学报,1辑,304-360页。
龙冠海(1971),社会学,云五社会科学大辞典第一册,台湾商务印书馆。
[필수입력] 닉네임
[필수입력] 인증코드 왼쪽 박스안에 표시된 수자를 정확히 입력하세요.